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刘芳萍 张秀英 李继昌 盛尊来 李睿 高利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摘要:《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践性强是其一大特点。 通过加大实验力度、强化临床实践及以就业为导向引入校企联合等措施,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兽医药理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是理论得以应用的必经之路, 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兽医药理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特色课程,是连接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该课程内容广泛而琐碎,实践性强,为了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较系统而深刻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运用和掌握理论知识尤其重要,达到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更加透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临床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这 3 个环节相互联系、层层深入,将理论知识不断糅合在一起,这 3 大环节如果能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后将可以胜任各种工作环境的要求。 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以理论为中心,难以实现该目标,因此,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今兽医药理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加大《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验力度
兽医药理实验教学是《兽医药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当中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它的作用日益重要[1]。 理论与实验有机地结合,既强化了实验教学,同时也灵活应用了理论知识,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奠定一定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学生将来在实际中充分应用兽医药理学知识及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1.1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的丰
富程度、范围大小等方面将对实验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及时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有一定帮助。 然而兽医药理学是一门发展和更新比较快的学科,为了能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时刻保持与时代步伐一致。 例如,及时改进实验指导书,根据兽医药理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时更新和补充实验内容,及时将药理学的新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去。 另外,还应根据不同时期教学特点不断优化实验内容、针对不同培养方向设计实验项目、 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
1.2利用电子设备、网络优化实验教学手段
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演示、帮助学生来理解和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复杂实验操作,但不能完全依靠这些教学手段,要将所学习和看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 例如蛙心灌流实验,通过动态演示不但使学生更容易观察和掌握实验过程,教师讲述起来也更轻松,同时学生在兴趣浓厚、轻松愉快地接受实验知识。
2 优化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临床实践技能
一直以来高校师生普遍受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临床实践缺乏足够的重视。 要想改变该种错误观念,首先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从思想教育做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励学生学习和钻研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热情,鼓励学生树立重视实践技能,克服“重理论、轻实践、轻能力”的思想。恰当的实践教学方法往往可以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病例分析使学生深入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当中, 改变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打破“填鸭式”教学的沉闷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对患畜用药过程的讨论和分析,达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病例教学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只讲授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等教学条件及方法的不足, 将学生带入临床门诊,可极大地促进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举办兽医专业相关知识的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举行活动的内容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通过参加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并且能在比赛中找出每个人欠缺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战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另外,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设有动物医院门诊,从内科、外科、产科到中兽医学都有一些经验丰富的知名教师授课,这为兽医药理学在临床中的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3 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技能水平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由理论进入实践的预热阶段。 临床实践是将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的第一步, 但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也都是在学校这个比较小的家庭中实现的。 然而我们最终要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工作,因此将兽医药理学真正在社会上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经过广泛的调查显示, 近些年来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学生面向兽药企业从事新兽药销售或者临床兽医工作。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兽药企业仍将是我国畜牧经济增长的主体,亦是更多就业机会的创造者。 因此为了帮助毕业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职业环境,面对新的就业机会,改变现有的封闭式教学科研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造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则势在必行。
3.1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校企互动合作,培养创新实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当前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变化趋势而提出的。 其培养目标是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兽药行业发展, 构建适应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实现人才从学校到企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以胜任药品销售和新兽药研发技术岗位的需要,同时,使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 避免学校培养的盲目性,不但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由此可见,校企互动合作,优势互补,共求发展,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3.2课堂教学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值得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是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课程、 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机会,东北农业大学专门针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设立了动物医院门诊,这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方便,使学生真正能做到在“做中学”,将所学东西及时应用。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拉近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 既提高了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又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同时在最后一个学年安排学生毕业实习,通过实际工作岗位实习,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行、 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在真实的工作现场环境中,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毕业实习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力措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校企对接,有效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互动。
4 结语
《兽医药理学》 课程具有实践性强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以实践为指导。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加强动手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 《兽医药理学》课程以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力度,增强学生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础,通过临床实践的强化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质的飞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依托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实用性人才。 以实践为导向不仅能使教学目标更明确,避免了盲目教学,而且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上一篇: 一例肉鸡坏死性肠炎并发球虫病的诊治
下一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肉牛急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