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席桥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张万忠
江苏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董耘 马丽 周云红 刘永恒
发病情况
2013 年 5 月 12~15 日, 淮安区席桥镇一肉鸡养殖户梁某采用地面平养方式饲养的 21日龄、8000 只肉鸡发生以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排黄绿色或暗黑色稀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共有 366只病鸡死亡。 梁某曾先后使用痢菌净、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鸡坏死性肠炎并发球虫病。 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
病鸡突然发病,表现精神不振,闭眼嗜睡,两翅下垂,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加,羽毛粗乱无光易折断,冠和肉髯苍白,趴卧,不愿走动,排黄绿色或暗黑色、灰色稀便,有的粪便中混有血液或未消化的饲料。 病程稍长的,会出现神经症状,翅膀麻痹、颤动,站立不起,瘫痪,双翅拍地,触摸时发出尖叫声。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 16 只,病死鸡呈现严重脱水状态,主要病变在小肠,尤其是空肠和回肠,表现为肠管扩张,粗细不均,粗的部分肿大至正常的2~3 倍,剪开肠腔,切面外翻,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 肠腔内充满气体和带血的内容物, 肠粘膜充血、坏死,粘膜上多附有黄色或绿色的伪膜,剥掉伪膜,可见肠粘膜有出血点和溃疡灶,有的穿孔,形成腹膜炎,腹腔有粪臭味,有的肠黏膜增生,肠壁增厚充血, 浆膜面见有大量针尖状大小出血点和灰白色小米粒大小的坏死点, 肠内充满黑红色内容物,多数心冠脂肪出现点状出血,少数病例肝脾肿大、变性、坏死。
实验室检验
①涂片镜检: 无菌采集病死鸡的心血、 肝脾及小肠受损病变部位的肠粘膜刮取物涂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许多两端钝圆、单个散在或成对存在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用该刮取物直接涂片、镜检,还可发现数个艾美尔球虫卵囊,证明有球虫病并发;②分离培养:无菌刮取病死鸡有典型病变的肠粘膜(取自死亡后 4h 以内的鸡), 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上,37℃厌氧培养 24h,可生成几个圆形 、光滑 、隆 起 、淡 灰色、直径 2~4mm 的较大型菌落,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 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层溶血现象。 挑取此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面所述相同的细菌;③生化试验:取上述菌落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 24h 后,取无杂菌污染的纯培养物做生化试验,结果该菌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产气,不发酵甘露醇和卫茅醇。 当挑选典型菌落 接 种 于 牛 乳 培 养 基 中 培 养 8~10h后,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④药敏试验:采用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新霉素、氟苯尼考高敏;对杆菌肽中敏;对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防治措施
①立即隔离发病鸡,迅速处理病死鸡。
立即对发病鸡进行隔离饲养, 对病死鸡按照无害化的要求进行焚烧、深埋,同时对饲养环境和受污染的场地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一天消毒一次,待病情控制后, 改为一周消毒一次; ②选用高敏药物,及时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发病鸡全群上午使用氟苯尼考饮水 (剂量为 150L 水中加100g), 下午用新霉素饮水 (剂量为每 1L 水中加75mg),并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和 VK3,对伴发球虫病的鸡群使用鸡球虫散拌料 (剂量为每 1kg饲料添加 20g),连续使用 3d;③搞好环境卫生,强化消毒灭源。 定期对养殖用具(如水槽、料槽等)进行清洗消毒,对舍内外环境定期消毒,其中对全群鸡进行隔日带鸡消毒一次;④规范饲养管理,及早做好预防。 保证提供新鲜、营养全价的饲料和清洁饮水,并保持舍内适宜的温、湿度、密度及通风,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定期开展驱虫和药物预防。经采取上述措施后,至第 3 天病鸡精神转好,粪便颜色逐渐转为正常,采食量增加,死亡明显减少,至第 5d 死亡基本停止,1 周后痊愈。
上一篇: 山东省典型地方鸡饲养管理现状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