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记者:您作为项目组组长,这一年来主要做哪些工作?提前完成目标,您及团队有什么感触?
刘国祥:去年我说“我是被赶鸭子上架”被逼当这个项目组组长,回头想想也是作为老海大人的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去年底虽然对来年水产料增长有一定的底气与信心,但也没有想到今年会取得这么大的突破,重现2009-2011年每年水产料增长40万-50万吨的雄风,因此,对这一年的工作还是有些“老骥伏枥”的感觉,团队也很有成就感。
作为项目组组长,也是变革的操盘手,主要还是把控项目的方向、节奏与关键点。
首先,确保方向清晰。通过组织各层次的研讨,水产料持续增长的纲领“打造差异化,服务更聚焦,营销更坚决,团队要激活”是清晰的。各大区与分子公司的增长要根据这几条纲领落实到策略与具体措施层面。
其次,从集团层面推进项目按规划的各个节点顺利落地,该评审的评审,该检查的检查,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相对来说,以前从集团层面推进的力度相对是偏弱的。当然,还需要协助整合资源。
由于我是海大的老兵,各方各面还是卖我一点面子的,有利于整合技术、采购、生产、财务、人员、苗种、动保等各方面的资源。毫不谦虚的讲,海大的优势资源是很充足的。但从今年项目的运作来看,整合力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记者:今年主要增量的市场源自哪些?
刘国祥:今年集团的水产料在华南、华中、华东、海外这几大水产料主要市场呈现普增的局面。新加盟海大的团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也说明,我们的增量源自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源自于强大平台(技术、采购、生产等),源自于优质资源(资金、团队)等。
利用好这几年水产行业“结构大变化,格局大整合”的时机,今后2-3年我们有底气与信心水产料每年增长40万-50万吨,甚至更大的增长量。
记者:据您的观察和了解,项目实施一年以来的亮点和不足有哪些?
刘国祥:我们9月底召开了水产料持续增长项目2017年度的总结研讨会,对项目的亮点与不足也进行梳理。
简要来说,亮点有三方面:
其一,集团层面强力组织。项目的坚强的后盾是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作为经委会委员之一,我受董事长亲自委任,颁发“令旗”,项目挂帅,这在集团还是破天荒头一次这么郑重。做不好对不起薛总的信任,我的老脸也没地方搁。因此,对这个项目我是格外认真的,项目组也不敢松懈。通过项目推进,激发集团水产饲料板块上下“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从集团到大区事业部到分子公司,大家都不能懈怠。上下拧成一股绳,里外劲往一块使。
其二,真正整合了海大的资源,使终端的差异化更加显著。今年各个区域海大水产料的拳头产品更有优势,要么是在长速上,要么是在功能上,通过项目的整合,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更加高效。其次,在苗种的匹配上,今年“三户”的海大苗种匹配度更高,迭加优化更加显著。往年,许多海大苗种都是分散投放,有些甚至被用到竞争对手的养户那里,无形中造成了优质资源的浪费。另外,在服务资源的聚焦上,今年加大了服务工程师与“新三户”的对接,使“新三户”的服务更加到位。
其三,团队激活,更有战斗力。我认为海大的服务营销团队一直是市场上最优秀的团队之一,也是竞争对手千方百计挖角的对象。虽然通过饲料、苗种、动保,团队的总体薪酬收入水平在行业中是名列前茅的,但在过程激励、过程发放、分层考核,拉开收入差距等方面,团队的“即时获得”与“两极分化”体验不佳,有时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诱惑。在这方面,今年项目通过服务营销团队分层次的差异化考核与激励,加大过程薪酬的发放比例等激活团队的措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效。
当然,项目只是短期的变革措施,形成流程、制度、机制与文化才是任重道远的工作任务,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持续总结提炼。
记者:此前采访中您提到:水产料持续增长项目的成立,是想解决海大目前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具有战略性性质的问题。现在是否可以谈谈想解决哪些问题?
刘国祥:首先,海大的战略是清晰的。薛总在2009年《打造服务体系,构建价值链优势》这一纲领性的文件中就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晰了——为养户提供从苗种、饲料、养殖模式和技术、水质调控、疫病防治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为终端养户创造差异化的优势。
其次,战略“知易行难”,战略落地必须因应环境与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水产饲料行业未来3-5年在养殖、客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从养殖方面来说,养殖品种结构的多样化日益明显,常规养殖品种如草鱼、罗非等下降,名特优品种增加;养户群体结构变化也在加快,50-60后退出,新生代接班,跨行业从业人员进入水产养殖;养殖面积与规模加大,集约化趋势明显。
以上这些变化带来了水产养殖行业的信息化、专业化、资本化。可以说,未来3-5年,水产养殖将逐步进入专业户时代。客户的变化必将带来饲料行业的变化:首先是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整合速度加快,具有专业能力与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渠道得到发展;其次是产业链的延伸,饲料企业必须向上或向下游整合,构建价值链优势。
其三,跨行与跨界现象越来常态。另外,随着行业整合的趋势加快,必须抓住集团外资源的整合机会。
上一篇: 海大集团水产料重现高速增长的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