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记者:水产饲料销量如果想从100万吨上升到200万吨再到300万吨甚至更多,您认为之中对饲料企业提出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刘国祥:企业的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取决于战略与执行。海大的长期战略目标是要做全球一流的农牧企业。2013-2017年,我们将聚焦做强饲料主业,同时培育好种苗、动保、养殖板块,成为海大新的支撑业务。形成饲料、种苗、动保、养殖四大支撑板块之后,再有计划地进入食品领域。
检视我们在2012年所做的中期规划,在饲料总销量与水产饲料销量上均推迟了一年(到2018年)才能实现。的确,水产饲料板块给我们实现中期战略规划拖了一点后腿。但我并不认为,100万,200万,300万吨水产料,对于海大这样一个志在全球的企业会是多高一个槛。
因为从中国目前估计1800万吨水产饲料,以及6000万吨水产养殖量来讲,就算做到300万吨水产饲料,市场占比也才区区16.7%。按市场学原理,恰恰是品牌知名度开始显现,能够摆脱完全竞争阶段,迅速脱颖而出的竞争格局,未来量的增长速度应该是加快的。
海大从1999年开始进军水产饲料行业,第一个100万吨水产饲料用了11年(至2010);第二个100万吨,只用了3年(至2012年),但巩固维持了一段时间(至2016年),前后可算6年;第三个100万吨,我相信只需要2年,争取持续增长。每个阶段的战略是一样的,必需为养户创造差异化的价值,但每个阶段的战略落地与执行的确有比较大的差异。套用IBM的业务领先模型(BLM),不同阶段在十大要素(市场洞察、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组织架构、人才、文化氛围、领导力、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不同的。
记者:2018年水产料有何增量计划?相比2017年,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强化或调整?
刘国祥:2018年要确保达成水产料销量同比增长率超过20%的目标,这是底线目标,因为我们已经拖后一年了,这是海大以往几次战略规划没有出现过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强化以下三方面:
第一,强化资源整合。特别是苗种与金融资源。水产苗种是海大的核心竞争力,是海大投入十几年,投资十亿计打造出来的独门“核武器”。比如百容草鱼、百容鲫鱼、“华海一号”鳊鱼、百容罗非鱼、海兴农虾苗等,虽然生长与抗病优势明显,但因为缺乏规划、与服务营销业务模式的对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供需不匹配。导致这样强大的“核武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同样,海大也不缺资金,但资金的投放效果与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强化领导力培养。任何业务模式的升级与变革都需要强大的领导力作为基础,必须加强各级干部领导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战略视角与执行力上,通过业务领先模型(BLM)的落地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工具。
第三,强化一线销售技能的提升。任何战略、策略、举措,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服务营销一线团队的服务与销售技能上,可通过BTB销售技能训练与实战转化进行提升。
记者:当短期增量目标逐一达成后,您认为增量会成为一种执念吗?该如何让团队成员持续地去“战斗”及避免过度承压?
刘国祥:海大的使命是“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海大的国际化先从越南开始,越南升龙的使命是“科技兴农,改变越南农村现状”。因此,与实现组织短期的销量与利润增长目标相比,为农民创造价值,改变他们贫穷、落后的现状是更有价值与意义的事业。
增量只是“果”,为农民创造了差异化的价值才是“因”;如果把增量当作“因”,必定不可能导致持续给客户创造价值的“果”,也就不可能持续增长。海大的使命是神圣不可违背的,我们不会陷入盲目增量的执念。如果生长的“基因”不纯正,增长的“结果”必定难达成,根不红,苗不壮,哪能成参天大树!“海大的使命”才是海大任何一个分子公司成长的基因!
对于团队来说,持续给客户创造差异化的价值,必定会带来持续的增长。他需要做的是提高“技术产生”与“技术扩散”的能力与效率,而不是整天去做“喝酒搞客情”、“搬运干苦力”等诸如此类传统销售的“战斗”。海大的服务营销团队最需要的是掌握技术,扩散技术,提高为农民创造价值的能力,为农民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唯有先利他,才能长利己!否则,承压也是咎由自取。
上一篇: 海大集团水产料持续增长项目组长刘国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下一篇: 金新农乔迁新总部,高管翟卫兵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