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杨昌龙 黎亮
富源县畜牧兽医局
富源县营上镇畜牧兽医站
大河乌猪是在大河猪基础上适度导入外血育成的新品种, 具有耐粗饲、 抗逆性强的特点。母猪发情明显、 产仔多、繁殖性能优良, 初产 9. 20 头, 经产达 12. 51 头。肌肉脂肪含量高(5. 24%), 肉质细嫩味美, 纯种及杂交猪是开发优质鲜肉和腌制火腿的原料猪种。生产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母猪繁殖率不高、 仔猪存活率低、饲料利用率低等, 制约着大河乌猪产业化发展。目前规模化程度不高, 小型、 分散养殖形式仍占相当比例, 养猪盈利能力低下。为做到肉猪品种规格化, 转变传统养殖模式, 特提出大河乌猪繁殖管理技术来助推产业发展和促进养殖增效。
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1. 1营养标准
后备母猪主要是培养生殖机能和健壮的体况, 建议采用粗蛋白不低于 14%, 赖氨酸不低于 0. 5%, 钙不低于 0. 8%,磷不低于 0. 5%。中等偏上的营养水平来培育后备猪, 虽然增重速度慢一些, 但发育良好, 体质健壮结实, 在繁殖力和利用年限上具有一定优势。
1. 2阶段饲喂重点
(1)体重 60 ~ 70 kg 以前自由采食, 保证母猪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70 ~80 kg 以后, 母猪往往采食过多, 造成肥胖,猪的发育跟不上肌肉、 脂肪等组织的生长, 导致四肢发生变形。应限制饲喂量, 饲喂总量的 85%, 继续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拉架子, 使骨骼充分钙化。
(2)配种前 10 ~ 15 d 进行短期优饲, 促使母猪尽快发情, 增加排卵数。
1. 3后备母猪的初配及本交管理
大河乌猪体成熟较早, 3 ~4 月龄猪就有发情爬跨现象,但还不到体成熟阶段。据测定, 公猪初情期 89. 2 日龄, 母猪116. 4 日龄;发情持续期, 青年母猪 6. 85 d, 经产母猪 4. 47 d;发情周期, 青年母猪 20. 96 d, 经产母猪 18. 57 d;妊娠期, 青年母猪 113. 50 d, 经产母猪 114. 26 d。8 月龄母猪 80 kg、 公猪 85 kg 为适配年龄。后备猪在发情时体重要达到 80 kg 以上;发情当天不配、 第 2 天不配、 第 3 天配种。配种过早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 内分泌系统尚未达平衡, 导致母猪排卵数少、 产仔数少;也使母猪自身的生长发育受到较大影响, 导致以后的成年体重小, 仔猪初生重轻, 泌乳力差, 仔猪生长速度慢, 母猪的利用年限缩短, 猪群的年淘汰率也将相应增高。配种过晚影响母猪的生长, 会使母猪变为长期不发情, 或者发情不明显, 以致影响繁殖性能, 降低经济效益。
2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 1空怀母猪管理目标
在饲养空怀母猪的过程中, 要对母猪的体况、 膘情进行评定, 保持中等膘情。分娩前和断奶时一是落差控制在 10~15 kg 较为理想, 配种前的母猪有七成膘, 妊娠期达八成膘,妊娠中期应该是正常水平, 妊娠期初产母猪体重增加 20 ~30 kg 为宜, 经产母猪增重 25 kg 左右为宜。保持上述体况,母猪受胎、 妊娠和哺乳都能达到较高水平。二是适时配种,掌握最佳配种时间。经产母猪从仔猪断奶至下一个发情期出现, 仅需 5 ~14 d。富源十八连山饲养大河乌猪在产后 7 ~9 d 就发情配种受胎。老龄母猪发情持续时间短, 排卵时间提前, 若早上发情, 应在当天下午配种, 下午发情, 应在次日上午配种, 从发情到配种的时间为 10 ~ 12 h;幼龄母猪在发情后的 30 ~33 h 配种;中龄母猪在发情后 20 ~24 h 配种。
2. 2空怀待配母猪的给料方法
继续饲喂哺乳母猪料, 母猪断奶当天, 停止和少喂饲料,促进母猪尽快干乳和防止乳房炎的发生。母猪干乳后, 每天3 ~4 kg 哺乳料喂至发情, 以满足体况恢复和催情的需要。配种后根据体况, 日喂 2 kg 怀孕料, 防止过肥, 同时可以添加抗生素喂 1 周, 防止子宫炎症的发生。饲喂原则:1 分膘母猪淘汰;2 分膘母猪不能配种需休养;3 分膘是待配母猪最理想体型;4 分膘是妊娠母猪最理想体型;5 分膘母猪过肥需限制饲喂;6 分膘需淘汰。非妊娠母猪的日喂量为 1. 5 ~ 3. 0 kg。根据非妊娠母猪日喂量调整为:2 分膘日喂 3. 0 kg, 3 分膘日喂 2. 5 kg, 4 分膘日喂 2. 0 kg, 5 分膘日喂 1. 5 kg。断奶后母猪要空一个情期再配种, 让它有一个情期来复膘。太瘦的母猪膘情没跟上, 是养不了胎的。在现实养猪生产实践中, 母猪膘情尤其在农村散养户做得不是很好。
3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3. 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目标
充分发挥母猪的繁殖潜力, 减少流产特别是妊娠早期和妊娠后期胎儿的死亡。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 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 生活力强、 初生重大的仔猪, 妊娠后期合理增加营养, 保持母猪合理体况, 妊娠后期达到中上等体况。
3. 2日粮营养标准
粗蛋白≥12%, 赖氨酸≥0. 5%, 钙≥0. 8%, 磷≥0. 5%。建议使用母猪怀孕全价料。应该使用低营养水平饲料,多用青粗饲料, 因为高纤维日粮能提高繁殖性能, 减少母猪疾病。
3. 3阶段饲喂重点
妊娠前期(配种至 20 d):配种后 1 周内要严格限饲, 喂量过多会导致胚胎死亡增加, 使产仔数下降, 1 周后按照猪的体况调整采食量, 对营养的需要也较少。妊娠中期(21 ~90 d):怀孕母猪应适当增加体重, 根据母猪膘情决定饲喂量。妊娠后期(90 ~114 d):此阶段要增加采食量, 特别增加能量饲料的摄入, 关系到仔猪初生重和整齐度, 提高成活力。相当一部分养猪户喂法不科学, 导致仔猪大小不一, 死亡率偏高。产前 3 ~ 5 d, 减少饲喂量到分娩前 1. 2 kg, 此措施可以预防便秘发生, 减少分娩困难, 保持良好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4分娩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4. 1正确计算预产期
算出预产期, 并用红、 黄、 黑分别标记产前 3 d、 5 d、 8 d,做好产前准备。
4. 2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
灭除体外寄生虫。母猪产前 10 ~15 d 逐渐改变日粮, 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调整喂料量并适当运动。母猪临产前 3 ~7 d 要迁入产房, 使它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 避免剧烈应激, 造成胎儿窒息死亡等。分娩前 1 周应注意观察母猪状态, 加强护理, 防止提前产仔时无人接产等意外事故。
4. 3产后饲喂管理
产后当天只喂 2 ~ 3 次麸皮盐水汤(麸皮 250 g、 食盐25 g、 水 2 kg), 以后由少到多逐日增加。产后 2 ~3 d, 喂料量为哺乳期日饲料量的 1/3 ~ 1/2;产后 4 ~ 6 d 的喂料量增加到 1/2 ~2/3;产后 7 d 喂给哺乳期日粮全部定量并尽可能让母猪多吃。
4. 4白天产仔法
为了便于母猪产仔时的管理, 可采用在母猪临产前的2 ~3 d(即妊娠后的111 ~112 d)上午8:00 时左右, 给母猪肌注125 μg 氯前列烯醇注射液, 母猪即可在注射后的第2 天白天产仔。
5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5. 1日粮营养标准
粗蛋白≥17%、 赖氨酸≥0. 9%、 钙≥0. 8%、 磷≥0. 4%,通常选用哺乳母猪全价料。
5. 2哺乳母猪的饲喂方法
泌乳旺期(产后 7 d 至断奶前 3 d):合理喂料, 自由采食, 充分发挥母猪的采食能力。在山区散养户中, 达到饲喂标准的养殖户不多, 从而导致母猪掉膘, 奶量下降, 仔猪抗病力弱等现象。以每天 5 kg 为例:早上 8:00 时 1. 5 kg, 中午12:00 时 0. 75 kg, 下午 14:00 时 0. 75 kg, 17:00 时 2. 0 kg, 也可饲喂 3 次, 根据母猪的采食情况定。
断奶准备期(断奶前 3 d 至断奶):断奶前 3 d 开始减料,目的是使母猪泌乳逐渐减少, 这样有利于仔猪锻炼采食饲料和预防母猪乳房炎。断奶 3 d 恢复正常。供给母猪充足的饮水, 母猪采食 1 kg 料, 需供水 3 ~5 L,哺乳高峰期每天采食量达 5 ~7 kg, 每天饮水量达 15 ~25 L,夏天可高达 28 L, 这样才能满足其泌乳的需要。
上一篇: 西双版纳州生猪品种改良见成效
下一篇: 云南镇沅县瓢鸡发展及存栏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