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胡建伟 赵毅 李明 钱永胜 刘啓友
西双版纳州种猪场
西双版纳州畜牧站
勐腊县磨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 北纬 20°10' ~22°40', 东经 99°55' ~101°50', 与缅甸、 老挝接壤, 国境线长 966 km, 国土面积 19 125 km2。辖景洪、 勐海、 勐腊县 1 市, 31 个乡(镇), 常住人口 112. 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94. 2 万人)。世居着傣、 汉、 哈尼、 拉祜、 彝、 布朗 基诺等 13 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 73 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77. 5%;傣族是主体民族,有 32 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34%。全州终年高温多雨, 无明显季节之分,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18.8 ~22.6℃, 年降雨量1200 ~1900 mm。是动植物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 素有“动植物王国” 之美誉。西双版纳州畜牧业以生猪生产为主, 但饲养管理粗放,生长速度较慢, 出栏率、 瘦肉率低, 经济效益差。据统计,1988 年全州生猪存栏 44. 1 万头, 出栏 15. 4 万头, 猪肉产量1. 1 万 t, 当年调入冻肉 408 t, 杂交仔猪主要靠外调入。1989年开始猪品种改良试点, 先后引进 “杜洛克 ” 、 “巴克夏 ” 、 “长白 ” 、 “大约克” 等外地猪种进行人工授精试验示范项目。试验表明, 其杂交后代表现生长速度快、 出栏率和产肉率高等特点, 深受当地农户喜爱, 当年基本结束了靠吃冻肉的状况。经过多年生猪品种改良项目实施、 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建设,促进了西双版纳州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以及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 有效提高了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西双版纳州生猪良种覆盖率、 良种贡献率分别提高到现在的 71%和50%, 成为畜牧业产业化的先进生产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为西双版纳州大力发展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全” 现代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生猪生产情况
西双版纳州各级畜牧部门紧紧围绕桥头堡建设总要求,按照 “引进外地优良品种、 选育地方特色品种、 培育杂交品种、 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 的要求, 以种猪生产企业为主体,以推广 “杜洛克 ” 、 “长白 ” 、 “大约克” 三大世界级种猪纯繁或杂交组合为技术路线, 以提高猪品种质量和生产性能为主攻方向, 逐步完善 “三群一网” 建设, 构建以 3 个县(市)网站为核心、 企业生猪人工授精供精站和各乡(镇)猪人工授精网点为基础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1)2012 年, 全州已建立乡级生猪人工授精网站 31 个、企业生猪人工授精供精站 2 个、 县级网站 3 个。拥有种公猪834 头, 能繁母猪 5. 8 万头, 存栏 50 头以上的能繁母猪规模户 41 户。猪肉突破 2. 46 万 t, 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2. 30 万 t的 7%。全州生猪生产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极大地减少了外调生猪带来疫病的困扰。2012 年, 全州推广良种猪精液 5 万份, 改良生猪 4. 6 万胎(窝), 实施人工授精 2. 5 万胎(窝), 产仔 27 万头。为养殖户增加收入 8. 1 亿元, 实施人工授精 5. 8 万头, 直配按 1∶ 25比例需种公猪 2 320 头, 年节约饲养成本 928 万元(2 320 头 ×4 000 元/年), 年节约种公猪更新费用 313. 2 万元(2 320 头 ×4 500 元 ×30%), 自然交配 1 头需成本 50 元, 而人工授精只需猪精液 15 元/份, 技术服务费用 5 元/头, 节省配种费用92 万元(4. 6 万窝 × 20 元/窝)。据调查, 采取人工授精技术, 平均每胎多产活仔 1. 5 头, 改良 4. 6 万胎(窝), 多产仔6. 9 万头, 增加产仔收入 2 070 万元(300 元/头 ×6. 9 万头)。
(2)2012 年全州畜牧业产值 7. 87 亿元, 与 2011 年同期6. 8 亿元相比, 增长 1. 01 亿元, 增 13. 8%。其中:生猪存栏52 万头, 与 2011 年同期相比增 2. 1%, 生猪出栏 36. 5 万头,与 2011 年同期相比增 4. 7%。肉类总产量 3. 5 万 t, 与 2011 年同期相比增 5. 2%。其中:生猪产肉 2. 46 万 t, 占肉类总产 70. 2%, 生猪产值 5. 3 亿元, 占畜牧业总产值 67. 3%。
经过多年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建设, 目前西双版纳州生猪良种覆盖率、 良种贡献率、 科技进步对生猪产业的贡献率由以前的 45%、 28%、 15%, 分别提高到现在的 71%、 50% 和40%, 促进了西双版纳州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以及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 有效提高了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成为畜牧业产业化的先进生产力和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为西双版纳州大力发展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全” 现代畜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全州可利用种公猪 834 头, 其中大约克 152 头、 杜洛克 94 头、 长白 67 头、 本地良种 509 头、 配套系 12 头。2012年完成猪杂交改良 4. 6 万窝(猪人工授精2. 5 万窝), 产仔27万头。
2主要措施和工作方法
(1)州委、 州政府高度重视猪品种改良工作, 主管局每年及时分解畜牧科技任务目标, 不定期地检查落实项目工程,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为了管好、 用好良种公猪, 各县(市)畜牧兽医工作站与乡级改良网点签定了《良种公猪饲养管理合同》 ,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根据西双版纳州实际, 针对山区、 坝区不同区域, 认真规划, 生猪良种覆盖率达 71%, 其中:坝子村寨生猪良种覆盖率达 100%, 山区村寨以发展特色版纳小耳猪为主。分别把一部分乡(镇)规划为外来良种公猪重点改良区, 部分规划为小耳猪保种区, 禁止外来种公猪投放。
(3)县(市)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时收集、 整理、 分析、 汇总、 上报。抓好养殖小区规划建设, 突出养殖特色, 形成养殖规模。通过母猪保险等项目的实施, 进一步提高生猪生产的科技水平。
(4)通过培训和养殖龙头企业的带动, 把生猪品种改良工作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 全州猪人工授精网站形成以州、 县、 乡三级技术员为技术支撑, 民间技术能手配种为主的运转模式。
(5)在项目实施中采取科学生态圈养, 蓄粪沼气处理, 通过卫生猪舍改造, 降低环境污染, 并能有效积肥、 施肥, 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实现农、 经、 饲的良性循环。
3建议
(1)进一步加快猪品种改良工作, 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加强人工授精技术培训, 淘汰老龄公猪, 选择适合的品种, 引进新种源。
(2)长期稳定良种公猪养殖的资金补贴政策, 保障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3)加强种猪监管及育种工作, 提高生猪生产和产品质量。
上一篇: 云南弥勒市生猪免疫新技术推广经验
下一篇: 大河乌猪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