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浅谈陕南山区县猪人工授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陕南山区县猪人工授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占良 陕西省洛南县景村农牧站

    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 辖19个镇,381个村,农户9.4166万户,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生猪生产是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特别是生产的仔猪个大、强壮、欢实、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而闻名周边省市。 这些优良猪种得益于该县良种猪的引进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该县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08年, 从开始的种公猪饲养户自采自配, 到近两年的全县以陕西华阳良种猪有限公司为精液定点配送供应中心, 乡镇设立了供精站, 村级设立区域性人工输精点的三级人工授精网络体系。目前,全县有供应中心1个,供精站19个,人工授精点37个, 能繁母猪存栏6万余头,年人工授精配种10万头次, 人工授精率已达80%以上, 年生产销售商品仔猪达100万头,成为远近闻名的仔猪生产基地。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使全县饲养的种公猪由原来的 550头减少到现在的 260多头, 大幅节约公猪饲养成本,减少了疫病传播,提高了配种的方便性。 但也出现了母猪空怀、产仔少、发情不明显或发情迟缓等现象, 现探讨与分析如下。


1存在问题
1.1精液质量不稳定,数量有短缺
华阳公司作为全县猪人工授精供精中心,每周定期送精,县畜牧部门抽检,镇供精中心检测接收。在所配送的精液中, 有个别批次的精液标号不合格, 有的标号的精液往往连续几次不合格;有的精液当天接收时检测合格,但经过恒温箱保存1~2 d后,再检测时出现精子活力低甚至是死精, 有时精液数量不够等。
1.2宣传不到位
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 大多是通过饲养户之间及饲养户与配种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的宣传,边远山区的群众对此项工作认识还不够, 川塬地区的群众有的对人工授精抱有成见,个别群众甚至认为人工授精配不上的原因是人工授精将子宫掇烂等。
1.3保温设施不健全
本县为山区县, 农户居住比较分散, 从输精点到养殖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远的达八九十里路程,输精员交通设备一般为摩托车, 精液在路上需1~2 h,大多没有保温设施,有的放在出诊箱中, 有的为了保温放有贴身衣服口袋里,温度很难达标,致使输入的精子活力不够,影响受胎效果。操作不规范
一是消毒不严格。有的配种人员,配种时不清洗、消毒外阴,输精管消毒不严,造成疾病感染,出现流产、不孕。
二是动作粗暴。 使母猪配种时缺乏舒服感,性欲冷淡,甚至造成阴道、子宫损伤。三是配种次数不够。人工授精需要二次重复输精, 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可部分输精员嫌麻烦和为了节约成本, 只进行一次输精, 造成配不上种。 四是对输精时机及输精位置把握不准。对发情鉴定不准确,对子宫颈口的位置把握不准,造成不能适时输精,影响配种效果等。


2对策及建议
2.1加强种猪场供精中心管理
供精中心是人工授精的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着全县人工授精工作的成败。 县畜牧主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 一是要保证饲养与供精量相匹配的优质种公猪, 并有一定的富余做备用,以防止个别公猪临时出现问题,导致精液供应不足。 二是加强种公猪饲养、采精、精液检测、保存、配送等环节的监管。严防精液质量下滑,严防不合格精液配送, 从源头上保证优质的精液供给及配送。三是创新供精模式。供精中心要由单一供应模式向多元供应模式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优胜劣汰。 全县除选择一家有资质的供精中心独家供应(如现在的华阳公司)外,还可以选择其它养猪大场大户良种公猪生产的富余精液, 也可以鼓励农户自养种公猪, 自采精液, 向社会服务等。
2.2加强猪人工授精技术宣传普及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畜牧实用技术,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各级业务部门要利用科技下乡、讲座、网络、短信等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宣传, 特别是广大畜牧干部要利用下乡检查、督查、技术指导等开展宣传、指导,广大输精人员要利用到户配种机会和群众开展互动,面对面宣传,宣传此项技术的优越性,宣传能繁母猪饲养管理,打消群众的偏见和顾虑, 使广大养殖户主动配合、积极支持此项工作,以促进此项技术的推广、普及。
2.3加强人工授精技术设施设备配备及更新
县畜牧主定部门要加大人工授精技术的经费投入, 为各授精站点配齐必要的贮藏、保温、配种、检测设施设备,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抽查, 对破损的、 不合格的及时更换更新。 确保供应站、 输精点设施设备齐全。 特别是配种员配种时的保温设施配备。
2.4规范技术操作
一是加强技术培训。 各级畜牧兽医单位、 配送中心要加强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 使所有配种员熟练掌握人工授精技术基础理论、精液的检测、保存及配种操作规范等。 二是加强人工授精技术检查、督查和指导。广大畜牧技术单位及人员要加强此项技术检查、督查和技术指导,加强调研,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规范操作。在操作中,切实贯彻落实《猪人工授精技术规程》,做到(1)严格消毒。 做好需配种母猪外阴的清洗、 消毒及输精管等的消毒,以防止感染发病;(2)做好精液在输精途中的保温工作。 所有输精人员在从输精点到养殖户这一段距离中必须使用保温瓶、保温箱等保存精液,保温箱在夏季放入冰袋, 冬季将冰袋换成60℃左右的热水袋, 同时放一支温度计随时检查保温箱中的温度。 确保从输精点到配种户精液的质量, 确保有效的精子输入母猪子宫;(3) 采用两次重复输精法, 即第1次输精配种后,必须在8~12 h后再输精一次, 确保授精效果;(4)准确把握输精时机。 做好发情鉴定。 确保在最佳时间配种;(5)轻柔操作。 配种时,动作要温柔,如轻声叫唤,用手抚摸母猪的被毛,轻按母猪背部、腰部,输精时动作缓、慢、柔,使母猪有舒服感,易于接受。
2.5做好母猪繁殖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影响母猪繁殖的繁殖障碍病是复杂的疾病群, 在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过程中,要积极做好预防和诊治:一是做好程序化免疫,预防猪乙脑、伪狂犬、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等繁殖障碍病的免疫注射; 二是对患有繁殖障碍病的母猪进行认真检测、诊断,对有治疗价值的积极科学治疗; 三是对直接影响母猪繁殖的要及时淘汰。 以提高母猪繁殖力, 促进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

上一篇: 如何做好生猪屠宰检疫

下一篇: 基层动物强制免疫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