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杨巍 东北农业大学
病猪是 PED 的主要传染源,含病毒的病猪粪便、污染的饮水和饲料以及环境等,导致健康猪经口感染病毒而发病。本病的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也有发生于夏季或春秋季节。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发现新生仔猪很少爆发 PED。易感种猪群爆发本病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在有的种猪场,所有年龄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高达 100%,此时该病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极为相似,只是传播速度较慢和哺乳仔猪病死率稍低。
猪感染 PEDV 后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呕吐、腹泻、排黄白或灰色水样稀便、粪便恶臭、脱水。腹泻初期少数病猪体温升高 1~2 ℃。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腹痛、腹胀、食欲衰退,尤其以仔猪和架子猪症状最为明显。症状的轻重随年龄而具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内的仔猪常常腹泻 3~4 天后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 100%,部分仔猪康复后发育受阻。断奶猪、母猪常呈现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约一周时间),并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同圈饲养的育肥猪在感染后都发生腹泻,约一周后康复,死亡率为 1%~3%。成年猪症状较轻,有些仅表现呕吐,严重者水样腹泻 3~4 天后也可自愈,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 。
近年来,在日本和韩国均有新生仔猪爆发急性 PED 并伴随高致死率的报道。在欧洲一些猪场,断奶猪和成年猪也经常发生严重的腹泻,而哺乳仔猪,尤其是无母源抗体的哺乳仔猪却不发生或仅发生轻微腹泻,发病率很低,对于这种现象至今仍未能做出很好的解释。有人曾检测了几株 PEDV 的分离株对仔猪的毒力差异,却未能发现异常。 在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 PEDV 的仔猪中均能发现肉眼可见的病变,但可见的病变只集中于小肠。
小肠病变具有特征性。小肠膨胀变薄,充满大量黄色或灰黄色液体,剖检可见胃肠黏膜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充血或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组织学检查发现小肠绒毛上的肠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化并脱落;肠绒毛萎缩、变短,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从正常的 7:1 降为 3:1。背部肌肉呈急性坏死。
上皮细胞脱落最早发生于腹泻后 2 小时。Ducatelle 等从组织化学角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 PEDV 感染后猪小肠中酶的活性明显下降。Pospischil 等和Sueyochi 等研究发现,猪感染 PEDV 后的病理变化与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极为相似,但在结肠,未能观察到组织病理学变化。超微结构变化主要发生于小肠细胞细胞浆中,可见细胞器减少,出现电子半透明区,接着微绒毛和末端网状结构消失,部分胞浆突入肠腔内,肠细胞变平,紧密连接消失,脱落进入肠腔,可见肠细胞内的病毒是通过内质网膜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在结肠,含病毒的肠细胞出现一些细胞病变,但未见细胞脱落。
上一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