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提高奶牛生产力,给它孩子般的舒适享受

提高奶牛生产力,给它孩子般的舒适享受

    什么是奶牛舒适度?根据奶牛的自然习性和生产需求而为奶牛创造的合理化生存条件。

    何谓奶牛生产力?奶牛养殖过程中一切计算得来利润途径的实现都是生产力。舒适度究竟与生产力有什么样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奶牛舒适度就要了解奶牛生活及生产的基本习性。

    一、犊牛舒适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在自然条件下,犊牛出生后在没有人的护理时仍然能维持较高的成活比率,因为现代饲养、护理更多的增加了人为理念在里面——我认为这牛该这样,该那样,这就很可能背离原有的自然规律。犊牛出生应该是自然生产(难产除外),出生后身体粘液由大牛舔干,自然界小牛站起来就吃奶(最多不超过一小时),那么我们也要在一小时之内让犊牛吃上初乳;自然界犊牛母体喂养,牛奶的摄取随时随地,我们也可以让犊牛自由采食酸化牛奶;自然界犊牛无拘无束,我们也可以散栏饲养犊牛,这就是犊牛自然习性与现代饲养的有机结合,这就是犊牛的舒适度。

    舒适度提高了,犊牛生长速度快了,每天增长1.5斤以上就是理想的生产力,还有对以后产奶潜力的贡献是潜在的生产力。这是犊牛阶段舒适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如下图为自由散栏式饲养犊牛,每头占用面积3平方米,牛奶经酸化处理后自由采食,犊牛料、饮水全部自由。60天转栏体重平均96公斤。


自由散栏式饲养犊牛

    二、育成前期小牛舒适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首先想要知道怎么管理,就要知道这阶段小牛基本生长需求及管理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完成这阶段70%产奶潜力的开发,完成骨骼发育生长达到或超过标准体能指标,培育优质育成牛。根据这个目标,除了供给小牛全价营养以外,还要提供满足小牛好奇、好动、恋群等习性的生活条件,例如为每头牛提供有垫料的散栏卧床、15~20平方米硬化活动场、随时可以接触到的清洁且充足的饮水、提供全牧场最优质的粗饲料,这就是舒适度。舒适度的改善,可以最大程度发掘产奶潜能,这就是生产力。

    三、育成后期小牛舒适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育成后期奶牛的饲养过程是相对容易的,把握饲养环节几个关键点就可以了。首先控制体膘,防止过肥,快速生长发育达到14~15月龄配种的目标(体重360~390公斤)。为此,为这阶段育成牛提供20~30平方米活动场以外,还需设置卧床和颈枷。育成牛的阶段是训练奶牛适应颈枷饲养的最佳时期,同时也为分娩后进入产奶舍打好基础,避免产生管理方面的应激。

    四、干奶期及围产期的舒适度

    合理的干奶程序能使奶牛以合理的膘情进入干奶舍,干奶期间应以散栏为主,设垫料卧床、自由采食、同时日粮以粗饲料为主。围产期管理非常关键,应根据牧场规模建造单独围产牛舍,每组设三个单独空间、两个产房,每个空间容纳8~10头牛、每头牛占地10平方米。产前两周进入围产牛舍,一周向产房串一个空间,直至一个空间的牛全部分娩完毕并转入高峰期产奶舍。每个空间有门相通便于转牛,空间内设群居散卧床,便于围产牛自由起卧,自由饮水及24小时自由采食。如此管理能够达到奶牛在该时期舒适度的最优化,从而提高产前采食量,避免产前管理漏洞,减少产后代谢疾病的发生,降低饲养成本,完成产后增产的最大目标继而提高生产力。

产房周转模式

    五、泌乳牛舒适度

    泌乳牛是牧场所有牛只当中的工人阶级,舒适度则是奶牛的福利待遇,舒适度高低取决于各种设施尺寸是否标准及使用是否合理。舍内设施尺寸非常重要,如:颈珈有最佳采食尺寸、前倾尺寸,过道有合理宽度,采食通道在奶牛采食同时,应保证其后面两头牛相向行走互不刮蹭,另一侧通道同样在牛半上床状态下后面可以对向走牛不刮蹭。无论牛卧在哪个位置,到采食地点都不应超过30米。饲喂通道至少保证20小时以上要有能够采食的日粮。

    水槽面积保证可以满足10%的奶牛同时饮水。留有5%空卧床保证一些老、弱牛都能顺利找到床位。卧床长度除满足奶牛趴卧是身体长度以外,还要保证奶牛起卧时头部前伸的空间。卧床垫料选择尤为关键,目前还没有发现比河沙更好的原料,在这方面应权衡利弊、并根据投入资金等因素选择而定。卧床表面应每两天平整耕暄一次,否则对奶牛舒适度影响很大。每天奶牛行走距离(往返挤奶厅的行走距离)同它的能量消耗、肢蹄病都是相关的,所以奶牛行走距离一定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只有牧场加强舒适度管理,使奶牛达到舒服、快乐,奶牛才会更有效采食的日粮、转化更多营养成分,牛群才能更佳健康,牧场牛奶产量也才能大幅度提高,继而创造更大效益,提升整体养殖生产力。

上一篇: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OIE猪瘟参考实验室:猪瘟诊断技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