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现代养猪生产的福利问题,阐明了猪各生长阶段中的福利要求,并提出了猪生产中的保护与福利措施。
猪是受集约化体系影响最大的动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养猪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养猪生产由原来的千家万户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养猪方向推进。但是集约化养猪带来了一系列动物福利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以合理解决,不但可减少生产中的经济损失和管理上的麻烦,还可减轻动物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必要痛苦。本文主要探讨影响我国现代养猪生产的福利问题和猪在各生长阶段中的福利要求,并提出生产中的保护与福利措施。
1 我国养猪业中存在的福利问题
猪的福利化饲养包括为猪只提供良好的饲养方式和猪舍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因单调的环境造成伤害、生理学问题和免疫抑制而影响猪的福利。目前,在我国养猪业中主要存在以下福利问题。
(1)饲养方式不符合动物福利要求。 母猪单体限位饲养。 母猪限位分娩栏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艺。 尽管分娩栏设计各异,其结构原理都是为了防止母猪突然转身或躺卧造成仔猪意外伤亡。在一些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由于对母猪和正在生长发育的后备猪普遍采用单体限位栏饲养,多造成种母猪体质下降,使用年限缩短,肢蹄病严重,以致种母猪在 3~4 胎后就站不起来,难产、死胎增多。另外,限制和缺少运动也容易导致猪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保育猪栏舍较侧重于保温和卫生防疫,而忽视仔猪爱嬉闹、喜用吻突摆弄物体和挖掘地面的行为习性。
(2)猪舍的环境不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 空气质量差。 猪场大多以自然通风为主,猪舍的间距小,达不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在冬季为了保温多将门窗紧闭,窗户用塑料布严密封闭,通风不良,舍内粪尿的臭气、氨气、二氧化碳和粉尘等超标,造成猪舍环境恶化。
饲养密度大。 高度密集饲养会导致猪无法按自然习性进行生活和生产, 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高密度饲养还会使猪吃不到料,饮不上水,处于饥饿状态。 也会使猪只产生争斗、咬尾和咬耳等行为怪癖,导致身体受伤,肾上腺素激素增加,生长速度缓慢,体重降低,肉质下降,最终导致猪群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各种疾病。 地板设计不合理。 现在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全部或局部漏缝地板,可避免猪体与粪便的接触,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 但水泥漏缝地板表面凉滑,经常会令猪只滑倒、摔倒。 金属漏缝地板会导致母猪乳头受损,蹄及肘部损伤。 睡在混凝土或漏缝地板上的猪会在臀部和肩部产生压痛感,使母猪哺乳时频繁改变体位,增加了压死仔猪的机会。
(3)过早断奶。 传统养猪业一般仔猪在 7~8 月时断奶,等到合适的时机才重新配种。 目前在规模化猪场,仔猪一般在 3~4 周龄时断奶,而且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断奶应激大。 尤其是在 3 周龄前进行断奶,仔猪还不适应吃固态饲料,应激更为严重。
(4)在饲料中添加有害物质。 有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在饲料中添加有害物质,如砷制剂、盐酸克伦特罗等,使生猪处在非正常饲养状态,甚至处在中毒状态。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可以提高瘦肉率,降低脂肪沉积作用,人食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后会出现中毒症状。 不仅危害违背动物福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还造成环境污染。
(5)管理。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围栏饲养模式,围栏内除了必要的饲养设施外,没有让猪表现其先天行为的设施设备,造成猪的生活环境十分单调,使猪表现咬尾、咬耳和拱腹等异常行为。 饲养员管理猪大声斥骂甚至踢打猪,会影响猪采食和休息,使猪处于恐惧、应激状态,不利于动物福利。
(6)长途运输和粗暴屠宰。 猪在运输前通常会禁食一段时间,有利于良好的福利状态,减少运输中的死亡率,防止猪在运输途中发生呕吐,有利于食品安全,便于胃内排空,减少胃肠内容物中的细菌对内脏造成污染和传播。但是,有的猪场在装载和转群时粗暴操作,加剧了应激反应。 混合运输的猪只会发生争斗,血浆中的皮质激素会升高。 我国主产区的生猪往往要经过几十小时的车载运输才能到达目地,特别是某些转运站在收到经长途运输的活猪后,立即给活猪灌服 20~30L 凉水,这不仅是对猪的摧残,也造成猪肉品质下降。
2 猪各生长阶段的福利要求
(1)猪的基本福利要求。 不采食变质饲料,保证干净充足饮水,不被雨淋,不被暴晒,有病应医,不被活埋,不被以任何方式殴打,尽可能免受蚊、蝇、鼠的干扰,尽可能避免阴冷潮湿、闷热与不透气的环境,保持生活场地卫生、干燥和适温。
(2)公猪的一般福利要求。 公猪饲料的营养应均衡,可补充适当的青饲料。 欧盟规定,每头猪的最小空间需要 6m2。公猪通常要单圈饲养,有充足的垫草和严格的控制温度,过高的温度将导致公猪不育影响配种能力。 加强种公猪的运动,可以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性欲和精子活力。 因此,给种公猪配备一定的运动场所是非常必要的。
(3)种猪配种的福利要求。 安静、忌噪声与人为干扰,合适的交配空间,防滑地坪,可享受轻音乐,注意配种后的鼓励与休息,每周配种或采精不超过 5 次。
(4)妊娠母猪的一般福利要求。 饲养模式与条件良好。孕前期(2个月)依性格、大小和强弱偶数分类饲养,每圈不超过 4 头,占地>3m2/头;孕中期(60~90天),每圈不超过 2 头,占地>4m2/头;孕后期(90~110天),每圈 1 头,占地>6m2/头。 不实行限位或半限位栏饲养,有外运动场。 营养均衡,消化能>12560.4J/kg、粗蛋白>14.5%、可消化赖氨酸>0.5%、钙>0.85%、有效磷>0.35%、粗纤维 6%~8%,含有适量的有机硒、铬、铁。 视膘情实行个性化饲养,补饲部分青饲料,让其无饥饿感。 环境福利。 室温在 12~22℃,相对湿度 60%~70%。 舍内地坪以软沙土地坪为好,若为水泥地坪,应垫以锯木屑,厚度不少于 10cm。 保健福利。 产前 3 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饲料中常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丝兰属提取物及免疫增强剂等。
(5)哺乳母猪的一般福利要求。
饲养模式与条件。单栏水泥地坪饲养不少于 8m2,有干净垫草;高床饲养的,其限位栏应加宽至 65cm,以便起卧,最好为木制床面,若为水泥或铁制床面应平整、无尖锐突起。 饲料营养。 尽可能稀料饲喂,少喂多餐,产前产后当天给予温红糖水。 消化能≥14235.12J/kg、 可消化赖氨酸>0.8%、可消化缬氨酸>0.75%、色氨酸>0.13%、粗纤维5%~6%,常规添加高亚油酸脂肪粉、大豆磷脂等,以保证充足的净能摄入。 环境福利。 产仔母猪的圈内温度应为 18~23℃,太高的温度会降低采食量和泌乳能力。
相对湿度 60%~70%,通风良好。 保健福利。 不给予苦味的药物;减少泌乳期失重,控制在 7.5kg 以内。21~25天断奶;产程尽可能控制在 150 分钟内 诱导 70%母猪在白天分娩,护理更周到。 产后常规应用抗感染措施,常规注射 20IU 催产素促使恶露尽早排出。 产前对产床/产栏进行彻底消毒, 每 2 天给予 5~15 分钟抚摸与抓挠。行为福利。断奶时母猪先离开,减少直观分离痛苦。 非限位饲养的母猪临产前提供干净褥草以满足其衔草做窝护仔的习性。
(6)乳猪和仔猪的一般福利要求。
营养福利。 保证仔猪在出生后不迟于 1.5 小时吃上初乳, 并保证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吃足初乳。 独立饮水装置,可通过饮水添加水溶性电解质多维等。 第 7 日龄诱食,诱食料上喷洒仿母奶制剂, 断奶后 3~5 天采取稀料过渡为宜。
环境福利。 乳猪腹感温度为第一福利要求: 出生 1~3天,为 33~34℃,吃乳处为 31~32℃;出生 4~7 天为 31~32℃,吃乳处为 29~30℃;出生 8~21 天为 28~30℃;出生 22~28 天为 24~26℃, 断奶后第 1 周比断奶前温度高 2℃。
保健福利。为了减少出生应激,保证吃好初乳,剪焦牙应在第 2 日龄进行,不实施断尾和剪耳号;7 日龄阉割。第 2 或第 3 日龄应常规补铁和硒。
行为福利。寄养应在晚间进行,减少分离痛苦。 同时放置小滚球、悬挂铁链、铁球和蛇皮袋等供其玩耍。
(7)生长肥育猪的一般福利要求。 注意营养的全面,全程使用液态饲料。 舍内温度 15~25℃,相对湿度60%~70%,通风良好。 有可供玩耍的铁制、石制物品;供深层红土,满足拱土习惯。 猪舍便于分区来满足猪群同时侧躺所需要的空间,地面材料和结构应确保猪蹄的健康,出现有明显不良行为的猪只应转离原群。
3 猪生产中的保护与福利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广泛宣传动物福利的内容和意义,让从事养猪生产及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和主动关注动物福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主要内容,准确、系统地理解动物福利,动员全社会重视并共同提高生产中猪的福利水平。 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支持提高猪的福利水平, 制订相应的法规,从法律上规范畜禽福利,让畜牧生产者有法可依,使动物福利的一些研究成果尽快地落实。
(2)改进饲养方式。 大型猪场提倡半集约化饲养方式,适度规模饲养,猪场建设规模要因地制宜。 超大型养猪企业最好选在粮食主产区, 而且要分点选址、分点饲养,化整为零,彼此相隔 1m 以上,以利饲料供应、防疫和排污处理。 饲养后备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的猪舍,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单体限位饲养,而应建传统散养猪舍。 要建加工屠宰厂,活猪就近加工屠宰,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和肉制品流通,这样既可减少运输应激,改善肉质,又可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3)改善猪栏内部福利条件。 从动物福利考虑,改善现有母猪舍、 后备猪舍和育成猪舍猪栏的不合理方面,以保证猪舒适生活。 建议母猪限位产仔栏适当加宽0.1~0.2m,同时在躺卧区设置稻草架,以满足母猪絮窝行为的需求。 仔猪保温箱应适当加大,达到每头仔猪有0.113m2的面积。 猪栏的躺卧区还要设置木板猪床,使猪只有舒适的躺卧区域, 同时也便于定点排粪尿的调教。 在育成栏应设置供玩耍的铁链或供消遣的自动落料干草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猪的行为需要。
(4)实行科学饲养。 无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都需供应全价饲料和充足饮水,在饲料中应严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饲养后备猪和生长育肥猪,尽可能采用全自动喂料箱实行不限量饲喂,保证猪只吃饱吃好。尽可能避免饲养密度过大、过于拥挤,要为各类猪设置小运动场,使其有活动和逍遥的的场所,严禁鞭打猪只,建立饲养员、防疫员与猪只和善相处的良好氛围。
(5)改善运输屠宰时的环境。 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按时喂食、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要休息2小时,提供轻音乐。宰杀时要用高压电击,使猪快速失去知觉,减少宰杀的痛苦。 要隔离宰杀,以防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 刘喜生、杨玉、靳藜、岳文斌)
上一篇: 饲料添加剂在育肥羊中的应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