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牧区不同模式下绵羊饲养成本比较分析
从新疆畜牧业的结构和绵羊产品的产量及产值在新疆畜牧业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新疆绵羊饲养及生产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政府“牧民定居”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牧区绵羊饲养方式逐步发生变革,概括性地讲,牧区基本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四季游牧(人定畜游)和半舍饲两种主要饲养模式。本文将以这两种主要模式为限,对绵羊饲养成本进行成本比较分析。
1成本核算范围的确定
在不同绵羊饲养模式下,以一年的饲养中实际发生的现金费用(按现行市场价格)和固定资产投入作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因大部分饲养者实行统一混养和统一管理,所以忽略绵羊品种和技术因素。
2不同绵羊饲养模式下发生的费用及固定资产投入
2.1饲养作业环节中发生的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在四季游牧和半舍饲模式下的饲养作业包括放牧、转场、舍饲、配种、公羊委托放牧、接羔、羊羔养护、圈舍清理、打疫苗、药浴、喂驱虫药、补饲、补盐、打草、运草、饲草料饲养、剪卖羊毛、出栏等环节。其中,配种(种羊摊销费)、公羊委托放牧(工资费用)、羊羔养护(饲料费)、药浴(药费)、喂驱虫药(药费)、补盐(购盐费用)、饲草料饲养草种摊销费、水电费、化肥农药费)等环节在两种模式下均发生费用。舍饲环节只在半舍饲模式下(饲料、工资费用等)、补饲环节只在四季游牧模式下存在并发生费用(饲料费用)。在两种模式下同样以牧户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发生费用的有放牧(委托代牧或雇用人员时的工资费用、燃料费)、转场(包车运费、燃料费、租用骆驼费)、接羔(劳务费)、打草(收割费、燃料费)、运草(运费、燃料费)和剪卖(简易工具、用具费用)、出栏(运费、燃料费)等环节。此外,圈舍清理和打疫苗环节基本由牧户自行完成或不发生费用。
2.2饲养相关其他费用
包括草原使用费、购买饲草料费、购买小型工具和用具费、疫病治疗费、死亡羊只摊销费等费用。
2.3固定资产投入
主要有设施投入(暖圈和棚圈建设投入、购买毡房)和机械投入(购买拖拉机、割草机、卡车、摩托车、太阳能发电机等)。
3饲养成本核算及比较分析
3.1样本户的选择
样本户从采用四季游牧模式居多的阿勒泰地区和采用半舍饲模式居多的伊犁地区选取。具体选择时结合其所饲养的绵羊规模(大即100只以上、中即50~99只、小即50只以下)和经营水平(好、中、差)来确定,共为10户。
3.2实际饲养成本核算与分析
按照成本核算理论,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组成。对绵羊饲养而言,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种羊摊销费、工资及福利费、管理费等。可变成本主要包括饲料费、燃料动力费、疾病防疫治疗费、低值易耗品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本文按绵羊饲养过程中发生费用的范围,结合成本核算理论,将各种实际发生的费用合理地归类到理论成本项目当中进行核算与分析,其结果见表1。
总体上,半舍饲模式下的绵羊饲养平均成本(282.27元/只),较四季游牧模式(390.18元/只)低27.66%。而两种模式的平均饲养总成本水平则比较接近,具体半舍饲模式下的平均饲养总成本较四季游牧模式低5.09%。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各自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四季游牧模式下的固定成本略低于可变成本,而半舍饲模式下的固定成本又高于可变成本。从两种模式的该项费用之比来看,半舍饲模式下的固定成本高29.62%,这主要是因为在半舍饲模式下的委托代牧或雇用人员时的工资费用过大所致。而可变成本则低36.81%,主要体现在可变成本中的饲料费用要远低于四季游牧模式下的饲料费用。
再从饲养成本结构中各项费用的具体内容来看,在饲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对成本形成影响较高的费用有固定资产折旧、工资、摊销费、饲料费、燃料费等费用,其他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本文只对构成饲养成本的这5个主要费用做具体的比较分析。
固定资产折旧:该费用在各自饲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68%和12.35%,半舍饲模式下的该费用较四季游牧模式高3.35%,差距不是很大。在绵羊饲养规模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两种模式下固定资产投入的内容及价值基本相同,固定资产投入与饲养规模呈正比。但个别样本户也存在固定资产投入相对于绵羊规模过大的情况,说明部分牧民目前还不能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设施设备条件,还有进一步扩大绵羊饲养规模的空间。
工资:两种模式下的样本户均有委托代牧和雇用人员的行为。四季游牧模式下的工资费用占其总成本的12.6%,而在半舍饲模式下则为30.74%,半舍饲模式下的该费用较四季模式高达178.54%。究其原因首先是选择方式不同:在四季游牧模式下采用委托代牧方式的多见,因其工资费用是按单位羊只的代牧费用标准来计算的,在当前绵羊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相对不论绵羊规模大小而固定雇用人员的形式表现得更为经济;而半舍饲模式下,采用这两种方式的牧户都不少,但对于绵羊规模有限却又采用雇用人员(2000元/月)方式的牧户而言,这成为导致其该项成本过大的直接原因。其次是不同区域收费标准不同:在阿勒泰地区不同季节的收费标准不同,因冬季放牧就在定居点附近,晚上羊只还可以放回羊圈,所以收费标准低(2元/只),有条件的部分牧户可以自行放牧,不发生工资费用,而春夏秋季游牧时的委托代牧费用标准因距离远、山路多、环境条件艰苦而较高(10元/只);在伊犁地区则因夏秋草场的距离近,环境条件相对较好而不分季节,采用统一收费标准(15元/只)。
摊销费:该项费用四季游牧模式较半舍饲模式下低29.97%。主要是因该模式下死亡绵羊数少。此外,样本户购买种公羊的价格不同也是造成此差距的原因之一。
饲料费:四季游牧模式下饲料费占总成本的38.98%,而在半舍饲模式下只占18.91%,比四季游牧模式的该项费用低62.53%。究其原因,在收割天然草环节一是伊犁地区牧户拥有的打草场面积较小;二是割草、捆草的收费标准略低于阿勒泰地区的标准;三是在运输支出方面,无论是燃料费还是雇车费用都因草量相对少和打草场离牧户住所较近而少。在饲养苜蓿环节同样是伊犁地区牧户的饲料地面积较阿勒泰地区的少近一半,并且其收割、运输等收费标准低。此外,饲养用水价格低,不施农药化肥等原因也决定了该地区牧户的该项费用低。在购买饲料环节一是阿勒泰地区的牧户因饲料不足而均有购买饲料行为,而伊犁地区只有个别牧户才有该行为;二是伊犁地区的牧民大部分在从事畜牧业饲养的同时,还从事多种作物的种植饲养,玉米和其他作物秸秆都用来饲喂牲畜,基本上能够实现饲料的自给自足;三是因伊犁地区的水资源、气候等条件适宜从事种植业,其作物产量要高于阿勒泰地区的产量,甚至一些拥有牲畜规模小的牧民还会出售部分饲料给其他牧户。
燃料费:随着乘骑马被摩托车所替代和机械化转场的实现,燃料费在绵羊饲养成本中的比重是逐渐加大的趋势。在四季游牧模式下其在总成本中的比例达到了11.61%,而在半舍饲模式下达到了14.71%的水平,较四季游牧模式高出了8.29%。因新源县草场地势较为平缓,所以该地牧民骑摩托车放牧的时间较长。此外,一些牧民的绵羊规模较大,一次转场需要分两批来运送,这必然会加大燃料费用。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四季游牧模式下饲料费所占的比例最大,其他费用依次是摊销费、工资、燃料动力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而在半舍饲模式下依次为工资、饲料费、摊销费、燃料动力费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价格和饲养条件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一是半舍饲模式下的绵羊饲养成本低于四季游牧模式下的成本;二是绵羊规模与饲养成本基本呈正比关系;三是在不同的饲养模式及饲养环境下,同类费用对饲养成本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四是牧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饲养成本的水平;五是通过科学化管理和合理控制成本,在现有的饲养环境条件下有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的空间。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祖力菲娅·买买提,海里且木·斯依提)
上一篇: 现代教育技术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