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现代教育技术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形象的图、文、声、像创造教学情景,能够更生动、形象、直观、逼真地展现授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将其必要性和策略总结如下。

1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媒体于一体,可以为学生营造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把感知、理解、巩固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知识信息来源广、容量大、内容丰富,展现内容形象生动;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示认知对象,方便学习运用;可以将微观事物进行宏观表达,有助于认知微观事物;学习资料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有助于知识回顾;可以模拟现实事物,节约实物资源等。

2家禽生产学课程特点与要求

     2.1内容较多,生产周期长

     家禽生产学内容主要包括:家禽的品种、良种繁育体系、家禽的孵化、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和特禽生产等,生产实习任务涉及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设施运用等,内容多、任务重。另外,家禽的生产周期较长,并且有些生产环节有季节性,增大了实践教学的难度[1]。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超越现实时间、空间,生动地展示认知对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操作性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

     家禽生产学操作技能涉及家禽生产的多个环节,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家禽的人工授精技术、孵化过程中胚胎的发育情况等,要想完成这些工作,切实掌握实践技能,只靠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和一些简单的图片、模型道具,是很难达到理解、掌握效果的,必须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和现场操作,才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3现代教育技术在家禽生产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3.1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

     传统的家禽生产教学中,很多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都努力发挥各自所长,用尽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描述,或者用图片和简易模型道具等来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性,但不能展现出直观、生动的动态形象和增强客观事物的真实感,而家禽生产学的一些内容,特别是一些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实践内容,其操作过程复杂,甚至是微观的,一些技术细节教师很难用语言描述,如孵化过程中家禽胚胎的发育情况、家禽的人工授精技术以及禽蛋的形成过程等特别适合于用影像、动画、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展现,才能表达清楚。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效果不是很理想,无法营造真实场景,做到教学生动,更难以让学生记忆深刻从而掌握专业技术要点。这一弊端会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中凸显出来,致使许多学生在工作初期无法很快投入到工作第一线,无法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迅速应用到工作中去,甚至造成一些用人单位对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质量产生质疑[2]。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使一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理解和实际操作奠定基础[3]。若授课过程中讲授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先观看这些实验、实践操作视频,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再结合实验室、孵化场、种禽场现场观摩、动手操作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将一些典型的实例记录下来,用于提高授课效果。

     3.2加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即时调出所需图片、动画、视频及文字内容,大大减少了板书时间;可以有效地化解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由于节约了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入更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在保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下,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

     3.3避免实验条件的限制影响实验教学内容的完成

     家禽的生产周期较长,并且有些生产环节有季节性,操作性强,对实践条件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实验方法常常会导致经费不足,实践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增大了实践教学的难度。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完美地解决这一难题,借助网络和各种媒体技术所积累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克服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模拟教学环境和实践内容,节约教学经费,完成实验教学。

     3.4可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家禽生产中新的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以及新产品都在不断地出现,特别是经常出现新的疫病,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防治新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课本上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内容的不足,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使学生及时了解某些技术发展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这些资料上传到学校的教学网上,便于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和学习,互相交流讨论,深化所学知识。

     另外,家禽繁殖技术一直是世界研究的热点,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收集或购买国内外一些关于家禽生物技术等研究学科前沿的电视记录片、影像资料,适时让学生学习,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

     3.5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家禽生产学的种种教学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所采集的信息来源之广泛、信息量之大是其他资料不可比拟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家禽生产专业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开拓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及时传播新知识、新内容,同时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畜牧科技人才。

     总之,在家禽生产学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策略

     4.1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可以充分体现其信息量大、节省课时、便于活跃课堂氛围等优点,尤其是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形象、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够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提高教学效率,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以“粉笔+黑板”为标志的传统教学手段虽然被很多人认为费时、呆板,但却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保留下来的一种传播知识文化的传统方式,在调动师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授课教师的形体语言带给学生的感受和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即兴发挥等方面,其特有的效果是现代教育技术不可替代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效果更好。例如:对于一些难以表述的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或演示;而一些难以用多媒体来描述的问题,则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板书和讲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2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讲课、板书、课件演示、视频插入及师生交流的时机和时间比例,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时机越恰当,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在讲授蛋鸡的断喙技术时,先讲授断喙的目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再观看操作视频,让学生对其具体操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带学生到实训基地现场观摩和实际操作,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在家禽生产学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处理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亲身体会,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付兴周,路志芳)

上一篇: 我国南方冬季和夏季肉牛体感温度研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