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畜牧业发展中的各种相关性
随着建立生态畜牧大省和建畜牧强县的提出,我县各地的畜牧产业发展形势在不断升温和加压,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各乡镇进行大胆探索,有的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走上了健康地发展道路,有的却在发展进程中举步为艰,徘徊不前。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与各地的发展形式的合理与否,养殖的品种、种类与实际的可操作性有关系。说明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因素的相关性,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
1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主观意志与客观法则的关系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进程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合理的发展形式总是千方计地使主观方面适合于客观方面,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客观法则,从而在实际发展进程中获得预期的效果。所谓“客观法则”包含着三个层面。
1.1自然规律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一旦其受到破坏,就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1.2市场经济规律
如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规律、资源配置规律等,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同时畜牧业生产也是受许多条件制约的,如果违背这些规律,不考虑实际情况,就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2004年由于受外二元母猪和商品猪示范小区的考核,有的乡镇肓目行事,尚未考虑到引种自身的相关关系,疏忽了相应的环节,导致引进的外二元母猪几乎是以失败而告终,群众怨声载道。这就预示着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的进程中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同步走,不能要求统一考核,必须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作出实际的规划,细化到村,“宜猪则猪、宜牛(羊)则牛(羊)、宜禽则禽”,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的产业化布局,突出优势,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各种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任何一个产业的实际发展进程,都会牵涉到相应的法律规定,所以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理念的确定和实际发展进程的规划,都必须以合法性作为前提。
2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主观愿望的理想状态和客观存在的关系
任何一个发展的理想在转化为实际的发展的之前,总要事先通过决策和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而决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几乎是以理想状态为出发点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状态是几乎不存在的,而各种意外因素又往往会光顾我们而出现。
原来没有考虑到的因素,但对发展进程十分有利,这就是一种机遇,只有从新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进程,使整个发展进程获得更有效的结果。
2.2消极的意外因素
即发展进程中,遭遇到一些原来末曾预料到的对发展进程十分不利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新的发展态势,迅速地调整原来的思路和计划,以便最大可能地减少整个发展进程的损失。
3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畜牧产业全局走向和局部努力之间的关系
从畜牧业发展的内部结构来看,把畜牧业发展看成是一个整体,把其中的猪、牛、羊、禽各业看成是各部分,整个发展存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如果整体之间的部分能在结构上协调一致地向前发展,整个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发展全局就不会受到挫折。从畜牧业发展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上看,把畜牧业发展的整体全局与品种改良、兽疫防治、饲草饲料、加工销售、行政执法等局部之间的关系,使部份之间协调地发展。从畜牧业发展的客观因素来看,存在着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就不同的自然环境而言,也存在着部分与部分,部分与全局之间的结构关系。准确地梳理并解决好这些关系,随时保持头脑清晰,思路清楚,是确保畜牧产业发展进程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前。
(1.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畜禽品种改良站,李禄国;2.务川自治县石朝乡农业服务中心,黄华瑜;3.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农业服务中心,邹启顺)
上一篇: 育肥猪、仔猪伪狂犬病引发病变的特征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