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仔猪伪狂犬病引发病变的特征
近几年来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建设的不断增加,在饲养中过程中,仔猪和育肥猪的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化,以伪狂犬病为例,临床病例中,较多见到一些伪狂犬特征病变:
1病猪腹下肚脐后部皮肤出现青蓝色斑点,病情严重的在猪体的胸前肘后、前肢内侧整个腹下都可见到,有的发生在耳背面的耳根部或整个耳面呈蓝灰色。斑点的周边不整齐,呈星芒状。同一头病猪不同部位的斑点大小相近、色泽一致、分布均匀、密密麻麻。
2在乳头基部出现青蓝色斑块,大小如高粱粒,发生青蓝色斑块的乳头个数由一两个至全部不等,最后一对乳头和临近乳头发生斑块的较为多见。
3在发病后期白毛色猪的全身皮肤呈现青白色。这种全身皮肤青白是全身皮肤脉管坏死的表现。腹下皮肤青蓝色斑点、乳头基部青蓝色斑块和全身皮肤青白色以及耳面蓝灰色病状,在同一头病猪身上,可同时出现或部分出现。近几年中,又根据上述特征病变,结合其它症状、免疫状况,为多家规模猪场及早、简捷、准确地做出临床诊断,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了疫情,使病猪康复。现将所遇到的部分病例分述如下:
3.1断奶仔猪发病
断奶仔猪中有的呈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被毛粗乱缺少光泽,精神沉郁,采食量少,下痢,皮肤苍白,仔细检查为青白色,提起后肢,绷紧展平腹下皮肤,可见青蓝色斑点和乳头基部青蓝色斑块。可初步诊断为仔猪伪狂犬病。
3.2乳猪发病
乳猪在20~30日龄时,如相继发生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轻微非连续性,下痢粪便呈黄色糊状或水样,其中病情严重的明显消瘦,体重明显小于同窝未发病的。可初步诊断为乳猪伪狂犬病。
3.3滴鼻免疫后仍有少数猪发病
许多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免疫程序都是:3日龄内滴鼻、48日龄肌注疫苗。猪伪狂犬病所见主要症状有:消瘦、被毛逆立缺乏光泽,精神不佳,扎堆,伏卧,呼吸频数等,经进一步检查,病猪腹下皮肤有青蓝色斑点、乳头基部有青蓝色斑块,临床诊断为仔猪伪狂犬病。
3.4免疫后又发生混合感染
梨树县榆树台镇某猪场,断奶仔猪380头,间断死亡160余头,曾经使用了大量抗菌药,不能控制死亡。经检查瘦弱、呼吸困难的重病猪,腹下皮肤都有青蓝色斑点和乳头基部青蓝色斑块。剖检数头病猪,所见心包、肺脏、胸壁、肝脏、大网膜等均无粘连病变,肺脏炎症表现充血、淤血,多处关节有淡黄色粘稠的渗出物。综合诊断为仔猪伪狂犬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3.5育肥中大猪发病
如遇到育肥猪生长到50~70kg,出现猪扎堆挤在一起,精神萎靡,呼吸粗粝,采食量下降,腹下皮肤有青蓝色斑点,头基部有青蓝色斑块,耳根部青蓝色斑点,可初步诊断为育肥猪伪狂犬病。接种免疫伪狂犬疫苗后应该很快就可以得到康复。
3.6临床症状
伪狂犬病引起后肢跗关节处后翻保育猪中出现后肢跗部后翻的病例,两后肢的跗关节向后翻转,以脚的背面着地承重,使脚背皮肤发生严重破损,同时可见腹下皮肤有青蓝色斑点和乳头基部青蓝色斑块,根据以往的经验,初步诊断为仔猪伪狂犬病。乳、仔猪、育肥猪发生伪狂犬病,临床表现出复杂的症状主要有:(1)发热:发病初始体温可升至40℃以上,耳朵、胸背、腹下等部位皮肤毛孔发生褐红色渗出性出血;(2)呼吸道炎症;打喷嚏,鼻孔中流出青白色鼻涕,随着病毒性肺炎的加重,发生呼吸困难、频数、腹式呼吸、伏卧等;(3)下痢:病猪常排黄色糊状或水样稀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4)神经症状:有的出现转圈运动,有的以头顶于猪舍栏壁呆立,有的倒地瞪眼望天呈观星状,有的抽搐;(5)皮肤脉管坏死:临床最多见的是腹下皮肤青蓝色斑点,乳头基部青蓝色斑块,耳根青蓝色斑点、耳郭背面呈蓝灰色、全身皮肤青白色等。
皮肤脉管坏死是乳猪、仔猪、育肥猪伪狂犬病的特征症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指症性诊断意义。根据这一特征病变,能够简捷、及早地做出临床诊断,采取相应免疫措施或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吉林省梨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喜文)
上一篇: 循环农业是解决畜禽粪污污染的最有效办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