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畜禽养殖用药失误及其对策

畜禽养殖用药失误及其对策

     近几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饲养总量的提升、科学技术普及,养殖业主饲养管理总体水平也有一定提高,但就畜禽生产中防治用药的误用、滥用现象比较常见,甚至造成不小的损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用药失误的常见类型

     (1)诊断失误;(2)选药失误;(3)配伍失误;(4)剂量失误;(5)用法及调剂失误等。

2用药失误的后果

     (1)药效下降或消失;(2)延误治疗时机;(3)出现不良反应,中毒或死亡;(4)引发药源性疫病菌群失衡或二重感染;(5)药物残留;(6)增加治疗费用。

     通过走访调查,就生猪饲养来说多数养猪企业对于猪病防治用药首选疫苗次选预防药,再其次是消毒药,最后才是治疗药。

     例;某个万头猪场,每月需耗药费2.5万元。其中疫苗8000元(占32%),预防药7000元(占28%),消毒药6000元(占24%),治疗药4000元(占16%)。每头育肥猪从出生至上市均摊药费约30元,该场年总药费30万元。可见防治用药总量不小不可马虎,必经正确选药、合理用药,力求好的疗效。

3常见用药失误与对策

     3.1不明病因用药

     主要表现有:无指征或指征不强而用药,或凭经验未做出正确诊断匆匆投药,或治疗一时无效,即频繁换药。对策: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先决条件,此外,切忌乱作主张或被一些个体药店店主误诊,盲目用药。

     3.2不明适应症用药

     主要表现有:凭经验和爱好用药,例如病毒性或真菌感染,使用抗菌药;青霉素治疗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有的甚至把青霉素和链霉素当成万能兽药;还有的长年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金霉素及四环素等抗生素药物,长期饲喂。对策:明确用药目的,避免滥用,了解药物作用特点,选用本场或本地区不常使用的药物。

     3.3剂量不准确

     主要表现有:药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误用假劣兽药。剂量过大、剂量过小或药物计量失误;抗菌药合用不减量;动物敏感性高;生产厂家违规添加;未尽告知义务导致重复用药等。对策:选择信誉好的兽药产品,严禁购买“三无”兽药产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控制剂量,减少不良反应,明确用药对象等。

     3.4给药途径不当

     主要表现有:饮水给药时不问药物能否溶于水;内服不吸收或吸收少的药物,通过内服给药治疗全身感染等。对策:合理的给药途径,原则上能饮水用药就不混饲用药;能混饲用药就不注射用药。

     3.5疗程不够

     主要表现有:用药不见效立即换药、症状消除或减轻时立即停药。对策:一般用药2~3d后,死亡明显减少、精神好转或食欲增加,不再出现新增病例。一般连续用药3~5d,至症状消失后再用1~2d,但总疗程不得超过5~7d。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疗程较长,可达2~4周,如过早停药,一周后又会复发。

     3.6配伍不当

     主要表现有:将配伍禁忌药物一起使用,例如将酸性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对策:牢记配伍禁忌,最好配备《药物配伍禁忌表》;避免三种以上抗菌药连用;避免同类抗生素或有相同副作用的药物联用。此外作用机理相同的抗生素不可联用。

     3.7长期使用同一种或一类抗菌药

     主要表现有:用某种抗菌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曾起较好作用或听别人介绍好,就误认为是好药而长期使用,最后是效果越来越差,直至无效。其原因为长期使用后病原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对策:使用药物要避免过于单一。

     3.8抗菌药与疫苗不恰当的混用

     主要表现有:在疫苗稀释液中加入抗菌药物。由于稀释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发生变化,引起疫苗失效或效力下降,导致免疫失败。再者部分药物影响免疫力,还有就是使用活菌苗免疫后又立即用抗菌药物等。对策:不要随意在疫苗稀释液中加入抗菌药物,在接种疫苗前后1d内应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3.9盲目求新,广告误导

     对策:不要盲目追求新药,切勿轻信广告。

     3.10过分依赖抗菌药,忽视饲养管理与营养

主要表现有:一味靠药物防病,没有综合措施。对策:药物防治同时,配合防疫、消毒,日粮配合,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科学管理,防重于治。


(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站,李景忠)

上一篇: 小肽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效益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