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养猪场生猪免疫接种技术探讨

养猪场生猪免疫接种技术探讨

     近几年来,生猪疫病不断发生,并出现多样化、复杂化,大大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养猪场由于对生猪疫病没有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使防疫工作失败,造成了生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致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受影响。根据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体会,现就生猪免疫接种的有关技术和注意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1科学合理地安排免疫接种计划

     一个养猪场要搞好防疫工作,前提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即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指生猪一生中各种疫苗接种的次数、顺序和日程,而生猪接种疫苗时的日龄不同、疫苗接种次数不同、前后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同,免疫效果都会不一样。所以,并非是接种疫苗的种类越多越好,而是要科学合理。一是要根据国家“动物防疫法”的规定,结合周边生猪疫病流行情况来制定免疫计划;二是根据本场本地区生猪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计划;三是根据生猪疫病发生变化来制定免疫计划,如一旦猪场发生慢性或隐性猪瘟的,则要求实施超前免疫,将仔猪首次接种猪瘟疫苗的日龄提前到吃乳前1~2h;四是要特别考虑母源抗体的干扰,根据生猪群体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来制定免疫计划;五是根据生猪疫病发生季节性来制定免疫计划,如夏季来临前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冬季来临前接种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等。

2免疫接种的原则

     2.1针对养猪场危害严重的疫病,特别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疫病,无药物可预防和治疗的病毒性疾病,如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等,实施免疫接种。

     2.2要根据免疫计划,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避免疫苗之间相互干扰或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干扰,影响免疫效果。

     2.3要保持所使用疫苗的相对稳定,选择质量合格性能稳定的优质疫苗,不要经常更换不同厂家的疫苗,避免对生猪产生一些应激反应等不良影响。

     2.4免疫接种的操作一定要严格规范。

3免疫接种的技术操作

     3.1为防止接种疫苗时传播疫病,注射接种过程中应严格消毒、细致操作。注射器、针头应洗净煮沸10~15min备用,注射疫苗的针头最好是一猪换1个,无条件的必须一栏换1个。

     3.2接种部位以3%碘酒消毒为宜,以免影响疫苗活性而使弱毒活疫苗失效。

     3.3注射器刻度要清晰,不滑杆、不漏液,注射的剂量要准确,不漏注、不白注。进针要稳,推液不宜太快,不得打“飞针”,保证足量的疫苗真正注射到生猪体内。

     3.4注射部位要准确,如肌肉注射,一定要把疫苗注射到肌肉内,切勿注射到皮下、脂肪内、体外或体腔等部位。

4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4.1疫苗使用前应检查疫苗的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标示的内容是否相符。要明确装置、稀释液、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对过期、无批号、油乳剂破乳、含有霉菌、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禁止使用。

     4.2为确保免疫效果,接种弱毒菌苗前后一周内禁用抗生素类药物及含有抗生素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因为抗生素对疫苗细菌活性具有抑杀作用。

     4.3稀释弱毒疫苗时,严禁用热水、温水及含氯等消毒剂的水稀释。一定要用专用稀释液严格按比例稀释,不同批次的疫苗,不能同瓶稀释,一次稀释量不能太多,疫苗稀释后应放阴凉处,并尽快用完,夏天一般不超过2h,冬天一般不超过4h,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4.4接种前要检查生猪是否健康,禁止给不健康的生猪接种疫苗。因为不健康的生猪接种疫苗免疫效果差、或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发现生猪群体中有可疑传染病时,应立即停止疫苗接种。

     4.5疫苗从冷藏器柜里拿出后应先进行预温,然后再接种,如接种疫苗当天气温较高时,最好选择在早、晚接种(注射),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4.6注射器等接种用具须进行消毒处理。免疫接种完毕,将用过的疫苗瓶、皿、注射器及剩余的疫苗液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4.7做好记录,建立免疫档案。每接种一种疫苗、每免疫一批生猪都应立即进行记录,不得事隔久后再记录。记录表格记完后,要及时整理分类归档,避免遗失。并要经常查阅记录档案,及时掌握区域内应该免疫生猪的数量和应免疫的日期,以保证及时接种疫苗,真正发挥免疫记录档案的作用。

(1.浙江省临海市畜牧兽医局,陶臻辉,金辉;2.浙江省临海市双港畜牧兽医中心站,蔡新欣)

上一篇: 巧家农村养猪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