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巧家农村养猪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巧家农村养猪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巧家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畜牧业是主要支柱产业,2013年实现畜牧产值9.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养猪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90%以上,造就了其在农村家庭收入的主导地位。但普遍存在品种退化、饲养管理水平差、科技含量低、饲养周期较长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养猪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养猪业的发展。

1存在问题

     1.1生产问题

     1.1.1育肥方法不当。一是采用“吊架子”的方法,即在前期以青、粗料为主,精料投入少,到中期才逐渐增加精料,这种方法导致猪的前期长势差,延长了饲养周期;二是相互攀比养“老大猪”现象严重,大猪有“面子”,猪喂2~3年者有之,究其原因,是与消费观念有关,猪越大,越受睛睐,出售的单价越高,如目前生猪市场价为200kg以上的,16元/kg,150~200kg的,14元/kg,150kg以下的,12元/kg。

     1.1.2饲喂方法不科学。一是喂稀熟食,使饲料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流失,同时加水喂因含水量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加速胃排空,使饲料在胃中停留时间缩短,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转化。试验表明,玉米、稻谷、小麦等常用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会损失5%~10%,除豆类应熟喂外,多数精料,生喂比熟喂好,喂生料,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料提高8%左右,每增重1kg毛重,可节省精料0.25kg。二是饲喂不定时定量,人为打乱了猪的生活规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消化不良,增加猪患胃肠病的因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增重缓慢。三是未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饲料单一,调制、加工、利用不当和品质无保障。习惯性有啥喂啥,缺乏配合,饲料的配方不合理,缺少必要的蛋白质或其它营养成分,造成饲料报酬低、料肉比提高。据试验,用混合料喂猪,料肉比为(2.6~3.2)∶1,而用单一的稻谷或玉米喂猪,则料肉比是(4.7~5.3)∶1。

     1.1.3硬件设施滞后。养猪农户还是传统的厩舍饲养,“养猪不赚钱,为了肥块田”的思想还存在,厩舍成为积肥的“理想之地”,粪草太多,雨天稀泥塘,难有下脚的地方,晴天蚊蝇到处飞,环境卫生差,致使猪易患病。

     1.1.4卫生防疫措施不健全。防疫和驱虫跟不上,整体防疫观念和消毒意识淡薄;不定期给猪驱虫且盲目采购,不隔离观察,极易将外疫带入,引起猪群发病,甚至“全军覆没”。

     1.1.5用药不当。表现在一是青霉素万能,大剂量使用青霉素;二是企图一次用药就能治愈;三是选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好;四是药物随意配合,加大剂量。

     1.2发展问题

     1.2.1养殖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5%左右,农村分散饲养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生猪改良覆盖面低,供种能力普遍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无种猪场;2013年末存栏基础母猪3.9万头,年可提供仔猪45万头,仅能满足需要的60%左右。

     1.2.2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省财政对养猪业的投入虽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仍然偏少。广大养户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缺乏规模养猪业发展的自有资金。金融部门对农户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难以适应养猪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3销售问题

     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县畜产品、饲料等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产品老、特色少、链条短、市场小的问题。全县标准化一点的定点屠宰厂仅1家,没有一个规模的肉制品深加工企业。

2对策

     2.1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养猪水平

     加强宣传和引导,开展科学养猪培训,转变农户的经济观念、消费观念和养殖传统方法,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户进行养猪“九改”技术的培训:改吊架子为直线育服;改自由交配为有计划的杂交改良;改直接配种为人工授精;改传统猪圈为卫生厩;改有啥喂啥为喂配合饲料;改熟喂为生喂;改重养轻防为养防并重;改喂大肥猪为适时出栏。

     2.2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扶持,导入扶持投入机制

     抓住“十三.五”期间的有利时机,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养猪。一是积极争取立项,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生猪业的利好时机,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二是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规模养殖户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建立生猪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在市场行情低迷时,针对性对规模场户进行扶持,助其渡过难关。

     2.3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企养对接,解决养猪户的后顾之忧

     其一要引入具实力的肉类屠宰加工企业,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过程中,政府适当给予扶持,帮助其做大做强;其二组建生猪外销协会,规模大户由协会参与管理,从产、供、销层层把关,增强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养猪收益;其三是建2~4个能覆盖全县功能齐全的生猪交易市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与西昌、昆明和贵州等地肉类加工企业对接,切实解决养猪户销路难的问题。

(1.云南省巧家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梁坤平;2.云南省巧家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李永海)

上一篇: 浅谈仔猪传染性腹泻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控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