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水牛犊早期断奶技术及饲养管理要点

水牛犊早期断奶技术及饲养管理要点

1概述

     早期断奶和低奶量培育在国外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相当普及。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这也是当前各地培育高性能奶牛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荷斯坦牛犊哺乳期约为40d,全期喂奶量200㎏~250㎏。奶水牛犊的哺乳期为90d~100d,全期喂奶量300㎏~350㎏。另据李瑞生[1](2006年)报道,云南德宏州开展了哺乳期为1个月~2个月、全期喂奶量200㎏的杂种水牛犊早期断奶试验。

     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在技术措施方面主要是犊牛开食料和代乳料的研发使用。本文依据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主要就开食料和代乳料的使用、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作论述,介绍奶水牛犊的早期断奶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

2犊牛的消化生理特点

     犊牛刚出生时,其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皱胃是唯一发育完全和有消化功能的胃,犊牛主要以吸收液态的牛奶来获取营养。犊牛1周龄~2周龄时几乎不反刍,3周龄瘤胃迅速发育,3周龄~4周龄才开始反刍,3周龄~8周龄为过渡阶段,8周龄以后为反刍阶段。在瘤胃发育后对犊牛补饲适量的精料和干草可促使瘤胃快速发育,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繁殖。精料比例提高,有助于瘤胃乳头的成长;而提高干草比例则有助于胃的容积和组织发育,完全饲喂精料则使瘤胃发育推迟,瘤胃乳头发育不良。若仅饲喂全乳,8周龄后瘤、网胃容积则相对较小,12周龄瘤胃发育完全停滞。因此根据其特殊的消化生理特点适时补饲适量的开食料和干草,能够达到促进犊牛瘤胃发育,缩短犊牛哺乳期、降低培育成本的目的。

3犊牛早期断奶的技术要点

3.1接产

     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和鼻孔的粘液,使其呼吸顺畅,如果犊牛已吸入粘液而造成呼吸困难,可以握住犊牛的后肢将犊牛吊起来使之吐出粘液。其次是擦净犊牛身上的粘液,以免受凉。随后经必要的称测登记后移入犊牛栏,准备饲喂初乳。

     初生犊牛的蹄底部有一层淡黄色的软蹄,为方便其在光滑地板上站立应剥掉软蹄,防止趴地擦伤。犊牛出生时脐带往往会自然扯断,如果脐带长度超过10㎝,可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断并挤出脐带内粘液,用碘酒充分消毒脐带。初生犊牛抵抗力差,粪便粘染和潮湿都易致病,因此犊牛栏应通风干爽、冬暖夏凉,最好用漏缝地板单栏饲养,并垫上褥草。

3.2饲喂初乳

     犊牛离开母体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应对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病菌的侵扰,只能依赖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建立被动免疫系统,但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胎盘途径获得,富含免疫球蛋白的初乳成为唯一途径,因此第一口奶极为关键,关系到犊牛能否健康成长。研究表明,犊牛刚出生时对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大约为50%,出生后时间越长吸收率越低。因此犊牛出生后应尽早(2h内)吃到初乳,以获得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第一次初乳喂量不可低于1㎏。初乳期7d,每天喂2次,喂量一般每头每日3.5㎏,奶温37℃~39℃。

     如果初生犊牛体质较弱,无法自行吸吮,也可用初乳灌服器灌服初乳。如果遇到母牛产后生病或死亡,或母牛初乳质量不好,应当用同一时期产仔的健康母牛的初乳喂犊牛。如果没有同期母牛的初乳,也可用冷冻初乳,冷冻初乳只能用45℃以下的温水缓慢解冻,以免其中的营养物质遭破坏。

3.3饲喂常乳

     常乳是指泌乳期第7d以后至干奶前所产的乳。犊牛结束初乳期后即过渡转入常乳期,非单栏饲养的犊牛喂乳时应用颈枷加以固定,喂完后擦净其嘴边的残乳,并继续在颈枷上夹10min~15min,待吸乳反射兴奋下降后再放开,以防犊牛舔食毛发形成瘤胃毛球或相互吸吮脐带,造成脐炎或公牛包皮过长。

     犊牛的人工哺乳要注意“三定”:即定时、定温、定量。人工哺乳方法可分为奶桶法和奶壶法两种,两种方法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为提高牛奶商品率,对于10日龄以上的犊牛,也可以部分或全部用犊牛代乳粉喂犊牛,犊牛代乳粉的使用要按产品推荐的方法使用,而且要有一周以上的过渡期。水牛犊的营养需求与黄牛会有所不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水牛犊的代乳粉,因此选择代乳粉时要慎重。

     常乳期60d~70d,哺乳量每头每日3.5㎏~4.0㎏,分上、下午喂给,乳温37℃~39℃。常乳期即将结束时要密切注意犊牛的精料采食量,为断奶过渡作准备。

3.4早期补料

     早期补料是实现早期断奶的关键。犊牛经液态奶饲喂一段时间后,必须补饲适量的精料和干草以促使瘤胃快速发育,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繁殖,为育成阶段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刁其玉[4]研究表明,犊牛在3周龄时饲喂开食料最为适宜,饲喂过早及过晚都会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健康。如果精料开食日龄延后,犊牛在哺乳期内不能采食足够多的饲料,意味着断奶日龄就要延长,因此建议在犊牛15日龄后开始调教采食开食料。目前犊牛早期断奶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使犊牛较早适应固体饲料,刚开始时可将开食料混入牛奶中喂给,连续调教3d~5d,犊牛一般都会开始主动采食。20日龄后提供青绿饲料,4周龄起可喂给多汁粗料,但在整个哺乳期内都不应给犊牛投喂青贮发酵饲料。

     开食料配制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建议养殖户自行配制,应采购市场销售的合格产品,也可用市售优质乳猪开食料代替。

3.5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

     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可快速有效地帮助犊牛建立瘤胃微生物群,促进瘤胃消化植物性饲料。方法是犊牛达15~20日龄时,每头喂服约5mL健康牛瘤胃液,也可将瘤胃液涂抹在犊牛嘴巴,任其舔吸,达到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的目的。采集瘤胃液的方法有瘘管牛瘤胃直接抽取、经口腔瘤胃导管采集、待牛反刍时从牛口腔掏出食团榨汁采集等。

3.6断奶及过渡

     为降低犊牛用奶量,提高牛奶商品率,必须适时断奶。方法是当犊牛哺乳到50d~60d,可每天逐渐减少牛奶饲喂量并由二餐转一餐,促使犊牛增加精料采食量,当每天能吃1.0㎏~1.5㎏精料就可断奶,断奶日龄可控制在70d左右。断奶应逐步过渡,使犊牛有适应的过程,个别弱犊应适当延长哺乳期。断奶后精料给量为每头每日1.5㎏~2.0㎏,精料蛋白质推荐量为20%。

4犊牛的日常管理要点

4.1栏舍及用具清洁卫生

     哺乳阶段犊牛的常见病是腹泻,大多数是由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干燥的栏舍和用具洁净都可有效抑制病原的繁殖和传播,因此做好栏舍及用具清洁卫生工作特别重要。首先是哺乳器具的清洁卫生,哺乳器具沾染牛奶,极易受病菌污染,因此每次喂乳后,要严格清洁和消毒器具,存放在通风干净地方。其次是犊牛栏舍卫生,犊牛舍要通风良好,冬季特别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持干燥,每天打扫,定期消毒,适时更换褥草,每次的剩料及时清除。犊牛转栏后空栏要彻底清理消毒并空置3d~5d。

4.2饮水

     犊牛初乳期后即可在栏内放置清洁饮水,任其自由饮用。饮水桶要勤洗,饮水要勤换。在寒冷的冬季,有条件的可用温水供犊牛饮用,以免造成犊牛的冷应激。

4.3健康观察

     健康的犊牛食欲旺盛,食欲减退或缺乏常常是不健康的征兆。兽医及饲养人员应每日2次观察犊牛食欲、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犊牛患病往往都会出现体温变化,正常犊牛的体温为38.5℃~39.5℃,当体温变化异常时,要进行诊疗。日常工作中饲养员可在每次喂奶时通过触碰犊牛鼻镜来感知犊牛体温变化,做到有病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通过提供通风、干燥,冬暖夏凉的栏舍,为犊牛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及时的初乳、卫生的常乳和优质的饲料,满足犊牛的营养需求,增强犊牛体质。结合早期调教开食料、人工接种瘤胃微生物等技术手段,可有效实现奶水牛犊的低奶量培育和早期断奶。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陈明棠,梁辛,赵朝步,陆呈委)

上一篇: 世界禽业信息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