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胆碱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氯化胆碱作为卵磷脂和神经磷脂组成成分,在构成细胞结构及维持细胞功能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够调节脂蛋白中脂类比例以及脂类在机体内的转运速度,同时影响脂肪代谢,及肝、肾中的脂肪蓄积和组织变性。蛋氨酸和胆碱都是鸡体甲基供体,但胆碱供甲基的数量比蛋氨酸要高3倍。当日粮中蛋氨酸供应不足的时候,胆碱可以替代部分蛋氨酸,进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转化利用率。因此,在蛋鸡养殖过程中,把氯化胆碱作为一种维生素添加剂,在以玉米为主的高能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为了研究在产蛋鸡全价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氯化胆碱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掌握饲粮中添加氯化胆碱的最佳比例,提高蛋鸡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开展本试验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氯化胆碱
购于桂林市兽药饲料市场,含量50%,由冀利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购回备用。
1.2供试验鸡
由桂林昌龙禽业有限公司提供健康正常的168日龄尼克T浅粉壳商品蛋鸡250只。
1.3试验期
2013年9月16日—11月18日,共63天,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
1.4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见表1。
1.5环境及设备
试验在同一栋鸡舍内进行饲养,设备为全阶梯式金属蛋鸡笼。在正试期舍内的平均温度为19.7℃,平均湿度为71%。
1.6试验鸡分组
对250只蛋鸡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2、3、4组),每组母鸡50只。预试期各组母鸡的产蛋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1.7氯化胆碱用量及投料量
将氯化胆碱的实际用量换算成纯量的0.06%、0.08%、0.10%和0.12%[5](即分别加入0.12%、0.16%、0.20%、0.24%含量50%的氯化胆碱商品预混剂)水平分别添加到各试验组的饲粮中去(见表2)。拌料均匀,按日投料110克/只计,定时供饲,自由采食。
1.8饲养管理
定时日喂鸡二次,手工投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冲刮粪便一次,光照时间为16h/d,照度3~4W/㎡,做到通风换气良好。每日擦洗一次水槽,搞好舍内清洁卫生。早、中、晚各测温度、湿度一次。记录日耗料量、蛋重、产蛋率、破壳畸异蛋百分率等。并勤于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粪便、摄食情况。每周计算出料蛋比,对各项指标进行及时检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产蛋性能
各组的产蛋性能见表3。
由表3可见,试验组的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得知:试验第3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以添加0.06%氯化胆碱组的效果为最佳,产蛋率提高了6.64个百分点。蛋壳质量经感官鉴定认为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耗料量、平均蛋重、破壳畸异蛋数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经济效益比较
结果见表4。
从表4可见,各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经济收入多。其中,试验第1、2、3、4组分别比对照组多盈利93.41元、79.00元、14.12元、67.06元。
3讨论与小结
3.1氯化胆碱对鸡蛋的影响
在本次试验中,各组的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这不排除来自遗传因素所致。但试验1、2、3、4组蛋壳的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破壳畸异蛋数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氯化胆碱具有改善鸡蛋蛋壳品质的作用。
3.2氯化胆碱对鸡健康的影响
本次试验各组死淘数差异不显著(p>0.05)。
3.3氯化胆碱最佳添加量
本次试验在蛋鸡饲粮中添加0.06%的氯化胆碱取得了产蛋率提高6.64个百分点的效果。其余各项指标经差异显著性检验其结果均不显著(p>0.05),据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在蛋鸡饲粮中添加0.06%的氯化胆碱生产效果为最佳。
小结: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胆碱,不仅能提高鸡的产蛋率,还可提高蛋鸡的饲料报酬,而且还有利于鸡的健康;可以明显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灵川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秦永平,赵媛蓉;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姚源锋)
上一篇: 柳州市柳北区林下养殖发展现状分析及经营模式优化研究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