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柳州市柳北区林下养殖发展现状分析及经营模式优化研究

柳州市柳北区林下养殖发展现状分析及经营模式优化研究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锐化,资源枯竭、耕地减少、环境退化等现象日益凸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林下养殖经营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是利用林下特有的生态资源从事现代化科学动物养殖,因其具有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投资小等特点,可作为环保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典范,是符合我国当下土地资源人多地少国情需求的。

1柳北区林下养殖发展现状

     柳北区地处广西中部、柳州市区北部,总面积3.17万公顷,区辖3镇7街道,35个行政村63个社区,总人口约40万人,农牧业人口12万。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林地面积1.06万公顷(包括8个农林场站),共中有地林地8391.2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656公顷,共他林地面积495.61公顷,森林覆盖率34.16%,林木绿化率34.25%,丰富的林地资资源为柳北区林下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柳北区林下养殖动物主要为禽类(鸡和旱鸭)。林下规模养鸡场共有3家,其中2家为柳北区林下肉鸡养殖示范基地,占用面积约200亩,舍栏建设18栋,年产土鸡7万只,产值达70万元。林下规模养鸭共1家,占用面积80亩,养殖舍栏16栋,年产旱鸭3万只,年产值达45万元,该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吸收农户约10家。养殖林地主要是桔子林、樟树林和桉树林。

2经营模式优化

2.1选址优化

     柳北区夏秋偏热,冬春偏寒,春季湿气重,夏季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偏多,因此林地场址应当选择在较周围地段稍高要向阳背风,以保持场区的小气候条件稳定。林地地形应尽量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这样在饲养管理时比较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林地土质状况与生态环境、林地植被生长情况、动物健康状况、舍栏建筑施工等都有密切关系,在选择场址时要详细了解场地的土质土壤状况,透水透气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要调查场地以往有没有发生过疫情。

2.2品种优化

     应当选择对环境、气候适应性强、抗病力高、活泼好动、觅食能力强的肉禽为宜。块大型肉禽体躯硕大、肥胖、行动笨拙,不适于林地放养。另外,要尽量选择本地种禽场孵化的品种,不仅减少疫病的风险,还可以减少运输带来应激反应。目前柳北区推广林下家禽优质品种有凤脚鸡、梳庄土鸡、樱桃谷旱鸭等。

2.3饲养环节优化

     饲养环节应考虑温度、光照、开食等因素对动物生长的影响。育雏舍应在接雏禽前2~3天提前升温,升温同时要注意通风。随雏禽日龄增大,温度应缓慢降低。温度在4周龄时降到恒定温度21℃。降温要尽量平稳,不使因温度突然变化而引起雏禽应激。育雏期间,光照时间应逐渐减少。一般在前3天采用24小时光照,使雏禽有充分时间适应环境,尽快独立生活,促进饮水、采食。以后每天减少小时光照,两周后恒定在12小时光照[3]。育雏喂料原则是少量多次,雏禽料要求高能高蛋白,可添加一些维生素。放养密度应按宜稀不宜密的原则,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000只左右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育雏期间尽量使用配合饲料,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均衡,能保证雏禽的健康发育。

2.4养殖理念优化

     近年来,天然林下生态养殖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林下生态放养畜禽因其独特的饲养方式决定了其产品属于高价值产品,定位为高端商品才符合生产投入产出正常运行的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养殖本地特色品种积极申请绿色、有机畜禽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加强宣传,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养殖效益,突显林下绿色、环保、健康等优势产品。

2.5经营理念优化

     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和培育林下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当地林下养殖户,让企业和养殖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公司名义争取国家农业优惠政策。对品牌统一管理,加大市场销售力度。

2.6林下生态结构优化

     林下养殖会对林地生态环境有所破坏,当修复能力小于破坏能力时,需要人为干预,干预方法有两种:植树种草和减少养殖量。建议经过一批放养后人工撒播草牧,对破坏的树体人工修复,这样既能满足林下放养的需要,又能使林下植物完成一定的群落演替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小结

     柳北区森林资源丰富,为林下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起步晚、经营模式落后、资金短缺等问题,使林下养殖规模化推广还处在示范点上,因此需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养殖,实现林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经营模式,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1.柳州市柳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刘颖,杨飞燕,张廉;2.柳州市柳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陆成春,赵卫红;3.柳州市柳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雷振)

上一篇: 德保矮马产业三大体系建设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