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矮马产业三大体系建设
德保矮马是我国最矮的著名地方马遗传资源之一,是长期在以岩溶石山区为主的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当地壮族同胞经过长期自繁自养、封闭繁殖而形成。主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毗邻的靖西、田阳、那坡等县也有分布。德保矮马于1981年发现[1],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著名的矮马童军使得德保矮马名扬天下。2009年11月德保矮马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审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2],并于2014年2月进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德保县作为德保矮马的主产区,从2010年开始重点开展德保矮马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向现代马业[3]的矮马娱乐产业方向发展。坚持按照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文化体系等三大体系进行建设,将对德保矮马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1管理体系
1.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运用行政权利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德保矮马的产业发展工作首先取决于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和领导。德保矮马的名片效应已凸显,作为“德保三宝”之一,德保矮马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契机,在3年内成立了德保矮马管理中心、德保矮马少年马术队,获批成立国家级保种场,在做好保种工作的基础上,将矮马旅游、儿童骑乘、马术表演作为重点开发项目。德保矮马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强力有效的行政管理密不可分。
1.2协会管理
协会是民间组织,规模可大可小,大到国家一级协会“中国马业协会”,小到一个乡村的马业协会。协会是纽带,代表了行业的意愿,实际是育马者和马主的意愿。因此,协会的管理者成为能否带领协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协会的主要管理者应是热爱行业的践行者,并且在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诚信度。德保县已于2013年1月成立了德保矮马协会,由爱马、懂马、管马、威望高的政府行政领导担任协会主要管理者。连续组织举办了德保矮马“选秀”活动,公正评选出德保矮马“马王”、“马后”,提高了优秀马匹的经济价值,促进了德保矮马的群众性选育工作。
协会建立后的主要几项任务包括:
(1)扩大规模和影响。其中既包括马,也包括会员(马主、育马者等)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协会能在行业中发挥的作用。
(2)品种等级鉴定与登记。根据德保矮马标准,结合等级鉴定,协会组织对德保矮马进行评定分级,通过价格杠杆拉动群众对特级和一级马的选留与繁育,加大养殖优秀种马的动力,从而提升德保矮马的整体品质。一旦出现搅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协会应及时干预和制止。登记是育种工作的基础,是品牌、文化、信誉和价值的体现,也是鉴别真伪的有效手段。分级后,协会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带领下,及时进行品种登记、发放登记证书,实现网络在线登记、实时查询。
(3)举办赛事和活动。赛事需经常化、标准化、国际化。赛事是动力,是龙头。赛事和活动越多,马主和马匹参与的机会就越多,产业才能联动发展。协会组织赛事,并由专业机构运作,各级人员均可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氛围。
(4)维护会员利益。马主只有成为协会会员才能享受会员的权利,协会为马主的马匹颁发登记血统证书,举办本品种赛事、拍卖会,制定市场规则,设定价格底限。马主出售马匹要向协会提出申请,且通过正常渠道或拍卖会,以达到行业控制的目的,这样会员才可以受益。
(5)行业内外交流。德保矮马协会已承办国家级的矮马产业会议,参与国内多项马术赛事活动,为加深交流互访做了大量工作。
1.3俱乐部联盟
俱乐部是德保矮马终端市场的重要形式之一,建立俱乐部联盟体系对德保矮马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德保矮马少年马术队即是俱乐部的雏形。全国的矮马俱乐部,或是具有矮马元素的马术俱乐部都是德保矮马的终端市场。
俱乐部联盟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比如规模标准、会员标准、准入标准等。还要制定赛事级别与规则,举办晋级赛和联赛。德保矮马少年马术队已举办了多场表演赛,例如矮马穿桩、速度赛马、马球、跳跃障碍、绕桶等。这些赛事活动很适合少年儿童,更主要突出了团队的合作性。在完成任务后青少年有强烈的荣誉感,能够激发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统一赛事、划分级别的基础上,对马和人员就提出了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马和人员的晋级制度。因而,马的育种和等级鉴定工作就有了强大的动力需求,人员培训、自身业务素质提升也有了驱动力。马和人员转移要实行转会制,建立一套良性的交流规则。
2技术体系
技术体现的是产业发展的硬实力,应重点发展以下几项技术。
2.1品种登记技术
登记标准与程序、网络登记系统应用方法要熟化,按照国际惯例生成马匹登记证书。
2.2饲养管理技术
现代马业注重的是马的营养均衡和健康护理。德保矮马从役用逐渐向运动娱乐方向转变,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要。马种外形变化不明显,但内涵却大大改变,因而就要改善德保矮马的营养质量条件和环境条件,进一步增加人马亲和程度。
2.3育种繁殖技术
主要是专门化品系选育技术,可以建立运动型、迷你型和标准型等几个专门化品系,并通过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迅速扩大德保矮马种群规模。
2.4训练调教技术
德保矮马已不仅仅是一种畜牧产品,而是一项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有标准、有级别,甚至还有售后服务。不同级别的德保矮马需要有不同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训练程序。因此,应当注重通用性和专业性两类训练调教技术。通用性技术比如制定出场标准、性能测定技术、气质秉性选择技术等;专业性技术比如马球、跳跃障碍技术训练等。
只有技术体系健全才能使德保矮马由初级产品成为高级产品,缺少技术就只能停留在原始状态,不能形成产品。只有形成高档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3文化体系
3.1多彩活动
将矮马活动由单一变成系列,从一年一度的“广西德保红枫旅游节”矮马巡游活动扩展到马术表演、马球表演、游人骑乘、亲子活动等多项活动内容。由于德保位于亚热带地区,可以常年举办青少年矮马马术夏令营,聘请英文教练,既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又从养马、护理马中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意识,还能提高英语交流水平、体验壮族文化生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设定矮马日,形成特定时间、特定人群、特定内容,面向全国、全世界的爱马人士。为明星赠马活动,但所赠马匹寄养在原产地,这样既提高了德保矮马的名气,也能保留优秀马。在国际上,马是时尚、高级别的礼品,国家间常常进行赠马活动以增进友谊。通过举办活动,让教练、骑手、马匹都有用武之地,并和拍卖活动相结合,提高马的经济效益和人的知名度。
3.2品牌赛事
举办一系列青少年马球赛、娱乐赛事,同时建立规则,完善马匹、骑手晋级制度、转会制度等,打造重点品牌赛事。娱乐赛事也要有规则,但更注重娱乐性,参与性要强,以吸引青少年和普通群众。
3.3名人名马名事
利用名人效应,适当打造一些声势,以提高德保矮马的知名度。例如名人买马,名人给马命名、戴花、买鞍具等。名马出场参加开业庆典、企业活动等。国外常有冠军马出席各种活动,以提高人气。
3.4马文化
马文化丰富多彩,例如马的摄影、绘画,当地历史、诗歌,古代特色马具、马帮等,均可以大力弘扬。
通过德保矮马产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德保矮马的保护和利用,推进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韩国才,邓亮;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水产畜牧兽医局,颜明挥)
上一篇: 第十三批中药提取物兽药集团内部调剂企业目录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