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鱼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质量问题分析

鱼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质量问题分析

     鱼粉是以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形成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营养丰富,生物学价值高,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根据产地可分为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根据鱼粉品质可分为全脂、半脱脂与全脱脂鱼粉;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蒸汽干燥鱼粉与直火干燥鱼粉;根据原料性质和色泽可分为白鱼粉(鳕鱼为主冷水鱼)和红鱼粉(沙丁鱼、凤尾鱼、青皮鱼以及小杂鱼、鱼虾、下脚料)。

     鱼类原料加工是利用全鱼或鱼加工后下脚料经干法或湿法工艺加工成鱼粉。干法工艺过程为:原料→切碎→蒸干→脱脂→粉碎→包装→成品;湿法工艺过程为:原料→切碎→蒸煮→脱脂→干燥→粉碎→包装→成品。

1鱼粉营养组成与特点

1.1营养组成

     鱼粉可分为3级,分级标准主要以粗蛋白质含量为依据。优质进口鱼粉蛋白质含量>60%,有的高达70%;国产优质鱼粉蛋白质含量>55%。鱼粉含钙4%~6%、磷2.8%~3.5%,钙磷比为1.4~21。鱼粉质量越好,含磷量越高,生物学价值越高,是优质动物性饲料。常规营养成分见表1。研究表明,鱼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能促进动物生长的“未知生长因子”,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核苷酸、活性小肽、牛磺酸等已知物质及一些未知物质。
  
1.2营养特点

     鱼粉有效能值高,含较高的脂肪,进口鱼粉含脂肪约10%,国产鱼粉标准为10%~14%,但有的高达15%~20%。因此,鱼粉的猪代谢能为10.47~11.30MJ·kg-1,鸡代谢能为12.14~12.98MJ·kg-1。但其脂肪易氧化,往往造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E随油脂氧化而缺乏。鱼粉有效能值见表2。
  
     鱼粉中氨基酸含量高且平衡。鱼粉蛋白质中氨基酸易消化,特别是蛋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动物日粮中,鱼粉适于同其他饲料配合,弥补其他原料必需氨基酸不足。鱼粉的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高,而精氨酸含量低,这与大多数植物原料氨基酸组成相反,因而在配制日粮时,使用鱼粉氨基酸组成易达到平衡。鱼粉氨基酸组成见表3。
  
     鱼粉中的脂类多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属于n-3型脂肪酸。已经证实,n-3型脂肪酸为动物尤其是幼龄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一般饲料中n-3型脂肪酸较缺乏。

2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猪、鸡和牛等动物饲料都需要高质量蛋白质,尤其是幼龄动物处于生长旺盛期,对蛋白质需求和氨基酸平衡要求较高,而鱼粉中氨基酸比例与动物所需接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饲料中。鱼粉还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适口性好,且不含抗营养因子,成为鱼、蟹、虾类等水产饲料的主要蛋白质源。特种经济动物(包括产毛皮的狐、貉等肉食性动物),对蛋白质需要更高,鱼粉也是这些动物饲料蛋白质原料的首选。

2.1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研究发现,鱼粉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有试验发现,日粮添加鱼粉5%,可使初产母猪产仔数由无鱼粉日粮的11.06头增加到11.61头,而经产母猪产仔数基本不变,分别为11.36和11.35头。鱼粉能够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与其中所含的n-3型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胚胎发育有关。有研究选择经产母猪328只,在试验组添加鱼油成分n-3脂肪酸0.3%,从妊娠107d至哺乳期结束,饲料中添加鱼油n-3脂肪酸可以显著提高下胎次产仔数(P<0.05),产仔数10.7头,成活数10.2头;对照组产仔数9.7头,成活数为9.3头。Yao等通过使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母猪产仔数以及仔猪断奶时体重和头数。

2.2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性能

     鱼粉可加快商品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在14日龄乳猪日粮添加鱼粉0、2.5%、5.0%和7.5%,5~19d中添加鱼粉组猪的饲料转化率(FCR)显著提高(P<0.05);断奶33d时,添加鱼粉组猪的FCR显著提高(P<0.05);在21~56日龄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鲱鱼粉0、4%、8%、12%、16%和20%,结果发现,添加鲱鱼粉8%组猪平均日增重(ADG)达0.42kg·d-1,比对照组提高11.5%;添加鲱鱼粉12%组的料肉比为0.59kg·d-1,比对照组0.51kg·d-1增加17%。季海峰等在28~61日龄仔猪日粮中添加鱼粉2%和8%,发现鱼粉8%组日增重提高20.7%,料重比降低20%,腹泻率降低70%。

2.3作用机理

     对鱼粉在猪作用机理的研究发现,乳猪的消化酶系统还未发育完全,除了母乳外的其他蛋白源在乳猪消化道会引起过敏反应,但鱼粉引起的过敏反应十分轻微,所含的高蛋白质和能量能被乳猪很好地消化吸收。鱼粉中含长链n-3型脂肪酸,是大脑神经组织和视网膜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初生动物主要通过哺乳来供给,也可通过日粮来补充。此外,n-3型脂肪酸还能增强受到感染仔猪的抵抗力。刘显军等试验结果表明,仔猪使用鱼粉后血液脂肪酸含量提高,其中EPA和DHA可以提高516%和104%。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会对育肥猪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血清抗氧化指标造成不同影响。n-3型脂肪酸对公猪精子质膜的流动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敏感性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精子的保存时间和授精能力。这表明,鱼粉除了为动物提供氮源,还可通过提供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猪的生理功能,增强抗病力,提高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

3鱼粉的质量与安全

3.1质量稳定性

     评价鱼粉质量的指标主要有感官、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盐分、灰分及卫生指标等。鱼粉目前国内执行的标准为SC/T3501-1996,规定鱼粉中不允许添加非鱼粉原料的含氮物质,例如植物油饼粕、皮革粉、羽毛粉、尿素、血粉等,亦不允许添加加工鱼露后的废渣。鱼粉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具体指标有:砷、铅、氟、霉菌、汞、镉、亚硝酸盐、滴滴涕、细菌总数等9项,SC/T3501-1996标准还规定了鱼粉不得有虫寄生,还单独列出鱼粉中金属铬(以六价铬计)允许量<10mg·kg-1,并把鱼粉酸价作为强制性指标,在用户或检验机构提出时才进行检验,其酸价指标有明确规定,最低等级鱼粉的酸价要求≤7mg·g-1KOH。鱼粉质量由原料鱼种类和组成决定,因此受不同海域和时节等影响。徐玲等对551个国产鱼粉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鱼粉质量稳定性受地域、季节、储存和掺假的影响。王联珠等试验结果也表明,不同地域的鱼资源不同,鱼体积和粗蛋白质含量不同。10~12月全年鱼资源最丰富季节,温度低、鲜鱼不容易腐败变质,此期生产的鱼粉质量较稳定。市售鱼粉掺假现象频发,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掺假主要有以增加鱼粉重量为目的而掺入豆粕、菜籽粕、棉粕、花生粕等;以增加总氮为目的掺入非蛋白氮如尿素、氯化铵、二缩脲、磷酸脲等;以低质动物蛋白质掺入鱼粉中,如掺入羽毛粉、毛发粉、血粉、皮革粉、肉粉等;以低质或变质鱼粉掺入好的鱼粉,特别是进口鱼粉中此现象严重。氨基酸的含量是鉴定鱼粉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鱼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应为:苏氨酸2.3%~3.0%、缬氨酸2.2%~4.5%、国产鱼粉蛋氨酸0.74%~1.87%、进口鱼粉蛋氨酸1.16%~1.65%、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含量之比约为1.7、苯丙氨酸+酪氨酸=4.8%(占蛋白质的百分比)、赖氨酸3.9%~4.35%、组氨酸约为1.7%、精氨酸3.1%~4.2%。

3.2消化率

     鱼粉以粗蛋白质含量作为质量评价与等级划分的依据,但仅用粗蛋白质并不能评价鱼粉的真实质量,消化率才是鱼粉中可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含量的真实反映,是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消化率包括体外和体内消化率,体内消化率更准确反映鱼粉应用价值。王联珠等对88个国产鱼粉和41个进口鱼粉样品进行蛋白质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鱼粉体外消化率一般>80%,质量较好鱼粉可达90%。从检测样品中可发现,鱼粉粗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不一定高,国产鱼粉低于进口鱼粉,动物体内对原料养分表观消化率一定程度上反映原料利用率,是原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能力的综合体现。原料养分消化率越高,说明能被机体吸收的量越多,能够被沉积的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数据显示,体内和体外消化率有一定差异,不能仅通过体外蛋白质消化率评估鱼粉质量。

3.3安全性

     鱼粉品质不仅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胃蛋白酶消化率和氨基酸分析,还要测定其新鲜度。新鲜度直接影响鱼粉中氨基酸含量、饲料适口性和有毒物质含量,一般以组胺、挥发性氮和酸价作为评价鱼粉新鲜度的指标。鱼粉新鲜度见表4。
  
     鱼粉新鲜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国内鱼粉厂很少用冷库来保证加工前鱼体的新鲜,通常为渔船到港之后鱼粉厂把鱼从港口拉回加工地点。加工及时,鱼粉新鲜度好,TVBN含量低。如果遇到温度高,放置时间长且不合理,不仅营养物质遭到破坏,新鲜度也下降。进口鱼粉一般在捕捞加工船上直接经湿法工艺生产全鱼粉,因此新鲜度会优于国产鱼粉。鱼粉储存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会导致鱼粉中蛋白质腐败、脂肪氧化产生副产物,均会影响鱼粉新鲜度。鱼粉在细菌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其中组胺是鸡的敏感毒素,强烈刺激消化道,造成肠胃出血、糜烂,也称糜烂素。鱼粉腐败变质后,还产生腐胺、尸胺、酪胺和精胺等一系列低级胺类物质。鱼粉中含油脂,油脂长期暴露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会发生生化反应,导致油脂氧化酸败。

4小结

     鱼粉作为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原料,在养猪生产中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其质量稳定性、安全性控制是选择鱼粉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在畜牧养殖中应合理选择和搭配鱼粉与其他饲料原料,使其发挥最大的营养功效。

(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唐玲,肖伟伟)

上一篇: 优质鸡生产性能与鸡肉品质性状的评定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