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鸡生产性能与鸡肉品质性状的评定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优质鸡生产从无到有,从稀少到普及,从无序的家庭化散养到现在集约化、工厂化、专业化的生产,发展相当迅速,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为优化我国的畜牧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传统的农家养鸡,均以放养为主,但规模小,饲养方式粗放,为了顺应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现在许多地方开始尝试运用一些先进技术在山场、林地散养蛋鸡和肉鸡,并且我国优质鸡饲养存在多种饲养方式,其中包括了笼养、立体笼养、带运动场的平养、散养以及室内平养等。随着优质鸡饲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高质量鸡肉的需求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饲养者寻求更加优化的饲养方式。
1饲养方式
采用半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饲养方式,每天固定一小时黑暗,23小时光照,白天采用自然光,晚上采用节能灯光照。半封闭式和开放式饲养的光照水平一致,环境温度一致。空气质量控制,二氧化硫浓度1%以下,甲烷浓度5%以下,硫化氢浓度40微升/升以下,氨气浓度25微升/升以下。
半封闭式饲养具备自动控温系统、自动刮粪系统、自动控光系统、自动饮水系统等,每只鸡拥有独立的笼位,密度60立方厘米/只。用阶梯式笼具,但试验鸡均饲养在同一层,保证光照水平一致。
开放式饲养具备自动饮水系统、夜间光照系统、水帘降温系统,采用地面平养,每个单元格50只鸡,密度养0.2平方米/只,鸡群可以在单元格内自由活动。开放式饲养相对半封闭式饲养而言,鸡群能享有阳光直接照射,窗户打开能流通空气,鸡舍四周有绿色树木遮阴。
2性能测定
生长发育测定。每星期固定时间进行全群称重,称重前应空腹12小时,统计各试验组每星期的体重、增重和料肉比,根据测定结果进行生长发育性能分析。
屠宰性能测定。按照全国家禽育种委员会1984年颁布的《家禽生产性能测定与计算方法》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腾重、全净腾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皮脂厚、心重、肝重、屠宰率、半净腊率、全净腾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心重率、肝重率。
3常规肉的品质性状
系水力是一项重要的肉质指标,其直接影响肉的风味、质地、营养成分、多汁性等食用品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肌肉系水力取决于品种、年龄、宰前状况、宰后肉的变化及肌肉的不同部位。系水力测定常用压力法,即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测定被压出水分重量,肌肉的失水率愈高系水力愈低,反之亦然。
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质之一,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的最常用指标,他主要由肌肉中结缔组织、肌原纤维和肌浆等的蛋白质成分、含量与化学结构状态所决定,肌纤维的粗细及结缔组织的质地是影响肉嫩度的主要内在因素,反映了肉对舌感觉的柔软性、对牙齿压力的抵抗性,咬断肌纤维的难易程度和嚼碎程度。肉嫩度的客观评定是借助于仪器来测定肌肉的切断力、穿透力、咬力、剁碎力、压缩力、弹力和拉力等指标,最通用的是切断力。
4小结
通过饲养方式对优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开放式的饲养方式更有利于优质鸡的生产性能。因此,林间放养的鸡羽毛光亮、肌肉结实、肉质鲜美,又由于其远离城市,减少了对人文环境的污染,既满足了生态食品的要求又起到了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等特点,符合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人们对优质、绿色、健康禽产品消费的需求,因此该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为选育适应不同饲养方式的新品种和研究饲养管理配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为生产优质鸡进行指导,进而对优质鸡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川省古蔺县畜牧局,赵晓梅)
上一篇: 夏季狐狸的饲养管理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