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普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泽普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喀喇昆仑山东侧,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缘,是南疆的咽喉要道。其“五口通八国、一条古道连欧亚”的地缘优势,使泽普成为南疆商贸流通的“金三角”地带。自古泽普就是丝路南道上的驿站,他南通和田,北接喀什,东连巴楚,西邻红其拉甫口岸,被莎车、叶城、麦盖提环抱,315国道横穿全境。近年来,随着喀和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开通,泽普的交通更加便利,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1 畜牧业发展状况
泽普县委、县政府将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放在首要地位来抓。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托佰佳肉业,充分发挥10个家禽养殖备案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农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加快推进养殖示范小区、专业村组和畜牧专业户建设,新发展家禽养殖专业户3276户,新建畜牧养殖示范小区8个,专业村组20个。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切实做好可繁母牛和后备母牛保护工作,积极推广公牛犊17~20月龄育肥出栏技术,试验推广“母犊素”,全面推动黄牛改良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长期整体规划
虽然截止目前养殖专业户已达3276户,新建畜牧养殖示范小区26个,专业村组20个,但全县的畜牧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不足,对养殖小区建设、大户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长远目标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的指导、协调只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实际落实的不多。
2.2 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要改善发展环境
泽普县自引进佰佳肉业等一些资历雄厚的龙头企业后,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企业发展环境仍有改善空间:一是企业流动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民营经济缺乏足够的信贷支持;二是了解政策难,获得政策信息渠道不畅。政府部门大量的政策信息宣传力度不够。三是财政对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够,如对一些基层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及青贮窖、药浴池的建设不完善,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2.3 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
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畜牧业龙头经过多年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领先地位,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存在许多困难。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有的还是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
2.4 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
县内的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几乎没有像样的加工企业,只是提供简单的初级加工,加工深度不够,花色品种较少。畜产品效益大打折扣。
2.5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草畜不平衡
县里曾经以发展林果业为主,农民在种植核桃、红枣作物的同时,大大压缩了种草的用地,而直接导致种草用地的萎缩,使得牲畜的饲喂用草减少;再加上饲料价格上涨,打消了农牧民养殖牲畜的积极性。
3 问题成因分析
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两条河流构成了泽普县主要农业水资源,河水的径流四季分明,全年的分布极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春天干旱、夏季洪涝、秋冬季缺水,在农业生产急需用水的季节缺水,3~5月份干旱,6~8月份洪涝,9~10月份缺水。受河流来水季节性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水肥要求比较高的农作物无法正常栽培种植。但是,光热资源非常丰富,又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水果林木、瓜菜等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中除了口粮田以外,棉花、林果和设施农业占据了几乎所有的耕地。棉花、瓜果、蔬菜的经济效益很高,农民把所有的土地都投入到这些高效益作物种植上,农业倒茬轮作种植的粮食小麦和玉米数量很少,因此,农区畜牧业赖以生存的基本饲草料不能满足。
家庭养殖的少量牛羊、驴的饲草除了自家的麦秸、玉米秸外,夏季田间地头的杂草作补充,秋季的林木树叶及沙枣做冬季储备草料,数量也很有限,秸秆也不作加工处理,因此,大量地饲养家畜的饲草料基础没有,农区的畜牧业自然就成了家庭副业。泽普县草原分布较兄弟县市较少,因历史原因,草原分布在叶城县和莎车县境内,牧民在利用的同时与兄弟县市经常发生纠纷;再加上多年来的超载放牧,草场过牧超载现象也十分严重,牲畜生长发育缓慢,出栏时间延长,繁殖成活率下降,畜牧业生产水平逐年下滑,草原畜牧业进入恶性循环,牧区里的牧民生活非常艰苦和贫穷。原始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无法改变。资源限制了发展,靠天养畜,靠天吃饭的局面在现有的格局里是无法改变的。
4 畜牧业发展路径分析
4.1 正确系统地认识泽普县畜牧业生产现状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以充足的草料生产作基础,养畜必须要有草(草食家畜),或是种植业提供或是天然草场提供,或有外援供应饲草饲料来做保障。畜牧业是种植业的延续,农业或饲草饲料产业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没有基础就发展不了畜牧业,强迫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因此,泽普县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必须首先确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论证解决的方案。
4.2 正确把握泽普县畜牧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
从发展规律上认识泽普县畜牧业发展阶段,既要有促进发展的积极态度,又要有客观评价现有水平的意识,适度规划发展的步骤和速度以及发展模式定位。
4.3 准确定位泽普县畜牧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地位
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着产业的自我选择,大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各业比例要依据特定的自然资源来安排,切忌盲目攀比。各业发展规模和模式要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
4.4 正确定位泽普县的畜牧业阶段性发展方向和目标
近五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以自我平衡供给为基础,适当控制规模,以养殖业科技进步为突破口,提高个体生产水平为目标,有选择地发展特色养殖业,兼顾与大农业其他各业的协调发展。从农业产业比较效益结果出发,恰当地选择畜牧业产业发展路径。
5 建议
泽普县要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并与其他各业协调发展。农区经济基础条件差的乡、村,可选择禽类和特色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家庭副业增加收入,市场定位为本区域供给平衡。
泽普县的畜牧业的短期定位,要以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畜牧业为农牧民增收的作用,谨慎推进畜牧产业化,围绕区域市场做产业。不要单方面强调种草养畜的论调,要跳出畜牧业看畜牧业,站在林果业位置上看畜牧业,站在棉花种植业上看畜牧业,能自我平衡的要自我平衡,平衡的成本和代价超出了大区域平衡的成本和代价就选择大区域平衡。要用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解决泽普县的畜牧业发展问题。
(新疆喀什泽普县畜牧兽医站,司德克·苏来满热依汗古·阿布都艾泥依拉木江·阿布来提)
上一篇: 新平县肉牛养殖场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