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共和县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的情况及建议

共和县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的情况及建议

     共和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县,位于青海湖以南,黄河之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也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区位优势明显,生态地位重要、战略位置突出,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有可利用草场125.08万hm2,耕地为3.05万hm2。全县有各类牲畜存栏154.29万头只匹,占全州总牲畜的37%,共和县县城所在地恰卜恰镇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平均海拔3200m。近年来全县加快畜种改良和结构优化、发展饲草产业,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使牧业经济出现新的亮点,特别是“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业逐步形成。肉牛、奶牛、獭兔、土鸡、藏香猪、大雁和牛羊育肥等高原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环湖生态畜牧业牦牛繁育、切吉乡加什科村加什科羊繁育和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基地等建设有力推进,全县已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入社率达51.4%。据统计,2013年全县共产各类仔畜75.31万头只,成活71.95万头只,成活率达96%,牲畜成活率比以前明显提高。牧业区建立了牛羊育肥养殖科技示范户,辐射户带动不断增强。

1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具体措施

1.1 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

     一是注重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革,全县大力推行以倒淌河镇哈乙亥村为示范村生态畜牧业生产,重点抓母畜比例的提高、暖棚养畜、种草等措施,提高仔畜繁活率、总增率、出栏率,使畜牧业产值明显提高。二是抓畜牧业生产布局的调整。全县5个牧业乡镇大力发展藏系绵羊、牦牛肉商品生产基地;其余乡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2013年全县育肥出栏牛羊达28.8万头只。三是抓畜牧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狠抓农区牛改,初步建成奶牛、牛肉、羊肉生产基地。全县已建牛羊肉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生产能力4025t,占全县商品牛羊肉总量的35.5%。

1.2 坚持草原基本建设,发展基础设施

     一是以围栏封育为重点,保护与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并举,累积建成围栏草场31.47万hm2,户均达39.73hm2,平均每公顷围栏封育草场产草量提高25%以上。二是以定居点为中心,狠抓“五配套”建设,牧民实现了定居化。从1985年起,把牧民定居点建设作为畜牧业基础设施重点,同牲畜棚圈、草场围栏、人畜饮水、饲草种植等紧密结合起来,综合配套、全面推进。到1999年,全县100%的牧民结束了冬春无定居游牧生活,实现了定居轮牧。三是围绕暖棚建设,全面实施牧业防灾基地建设,基本上解决了绵羊冷季暖棚饲养问题。采用项目重点建设与常规建设相结合、统一建设与群众性建设相结合的办法,2000年以来,暖棚建设平均每年以800余幢的速度推进,目前,已建成羊用暖棚5044幢54.53万m2,全县88%农牧户的76万只绵羊冷季进入了暖棚饲养。

1.3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把推广畜牧业适用技术作为发展“两高一优”畜牧业的必由之路来抓。

1.4 坚持以服务基层群众为宗旨,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共和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还在于各级领导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依靠和带领广大群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发扬了一种艰苦创业精神,实行了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办法,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加强对畜牧业的组织领导和有效服务。

2 存在的问题

     (1)目前退化草场逆向演替速度加快,重度退化草场5.07万hm2,中度退化草场20.93万hm2,其余草场均呈不同程度的退化。在退化草场上,鼠害发生面积28.66万hm2,危害面积20.83万hm2;棘豆、狼毒草原毒草发生面积21.83万hm2,重度危害面积20.13万hm2。

     (2)畜牧业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农区畜牧养殖业基础设施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牧户还处于传统饲养方式,奶牛和黄牛饲养缺乏必须的御寒设施,畜牧业技术服务基础条件差、服务手段落后。

     (3)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由于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牧民的文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制约着他们对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市场经济观念差,对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要求不高,科学饲养水平低。

     (4)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3 发展建议

3.1 稳定和巩固基层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目前共和县基层农技推广和经营管理队伍人员极不稳定,加上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不足,岗位缺编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难,有专业职称的人员职称工资不兑现,经费难保障从而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招聘进来的大、专学生又调离其他单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职业资格制度,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落实和保障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资待遇问题,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搞好共和县百万牲畜的防疫、农技推广等各项工作,促进本县高效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

3.2 加强草原管理,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水平

     共和县地处高寒,牧草退化严重。要从根本上改善,就必须加强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方面的全面应用,包括优良品种“种子工程’高新技术、牦牛羊快速肥育配套技术、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草原保护建设和改良技术,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改变观念,树立科学饲养牲畜意识,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治牧,依法治草的思想,保证草原植被得到缓解和发展。

3.3 进一步加大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的投资力度和科技示范村覆盖面

     共和县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点。各乡镇虽然“一村一品”养殖规模初步形成,但还没有大面积展开,总体上农牧业基础实施建设滞后。共和县牧区牧业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畜棚覆盖率低,畜牧业生产水平从整体上看还比较落后,农牧民人均收入还比较低。要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科技示范村覆盖面,就必须加强以点带面的生产技能,扩大生产规模,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的机会,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生产投资力度、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畜产品的延伸加工,使综合技术配套建设能力和推广网络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共和县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兽医站,李存花;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畜牧兽医站,冷玉清)

上一篇: 各国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管理机构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