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生猪行情评论与8月预测
1 7月猪价行情回顾
猪价在7月出现了2014年第二波上涨行情,涨势明显。7月猪价涨幅超过10%,上半月涨幅比下半月涨幅高6.75%。猪价月初13元/kg以下,涨至14元/kg以上,生猪养殖重返盈利区间(图1)。
作为2014年第二波上涨,大部分地区涨幅都在10%以上,并且突破了5月最高价。东北猪价最低,但涨幅较大;华南最高,涨幅比较小。7月底,几乎所有省区猪价都在14元/kg以上(表1、图2)。
猪价上涨,养殖重返盈利区间。7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脱离亏损区;7月最后一周,几乎所有地区都进入盈利区间。这是自1月末,行业出现全面亏损以来,首次发生根本性转变(表2)。
生猪存栏企稳回升,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生猪存栏环比下降0.2%,同比减少4.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1%,同比下降8.2%。预计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会企稳(图3、4)。
7月猪价上涨,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猪源减少,供给下滑。有行业专家表示,7月猪价之所以上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6月份生猪出栏量比较大,尤其是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半年业绩,集中在后期出栏了很大一部分育肥猪,导致7月中旬整体生猪存栏量下降。二是2013年7、8月份天气原因导致母猪配种受了一些影响。以山东为例,2013年7月份下了20多天雨,而8月份又出现了干旱,天气阴晴不定导致猪场水源品质不稳定,配种成功率也大幅下降。2013年8月份配种的母猪理论上是2014年1月份产仔,而1月份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当时又腹泻比较严重,造成仔猪成活率下降。按照时间推算,这一波生猪应该是在2014年7月份前后正常出栏。综合来看,就是上述两个因素导致7月整体存栏量偏少。
2 8月猪价预测
生猪供应减少推动猪价上涨,下半年猪价还有上涨空间。但由于尚存在一定产能,供应短缺情况不太可能出现,未来上涨空间受限,下半年高点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高。同时,由于猪价上涨,行业恢复盈利,种猪及仔猪销量可能会回升。根据芝华初步统计,7月育肥猪存栏下降约1%,显示供给有减少趋势;而母猪存栏增加0.6%,显示行业产能有回升迹象。
近期芝华数据邀请一些行业资深人士一起举行了一次电话交流会。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就行情、疫病等方面问题发表了各自看法。
环山集团陈浩表示,100kg的育肥猪的存栏量还是在下降。6月育肥猪存栏大约在11%~12%,7月份中旬降至11.12%,整体水平偏低。同时,出栏体重也同比下降0.15%。目前的天气比较炎热,生猪更新速度有所降低,后期出栏可能还会再下降。鉴于目前整体生猪的存栏量、出栏量都在下降,陈浩对后市持乐观看法。他预计在7月末,8月初猪价能在14.4元/kg左右,进入8月中旬以后猪价能在15元/kg左右(图5)。
傲农生物科技集团陈健分析了猪病现状和未来疫情的发展趋势。他表示现在流行的主要猪病有四种,第一种是蓝耳病。蓝耳病主要造成猪繁殖障碍,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引起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死胎率可达30%),仔猪呼吸异常。仔猪发病率100%,死亡率可达50%,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惨重。第二种比较流行的疫病是口蹄疫。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有A型口蹄疫发生,而之前一直流行O型。由于口蹄疫血清型众多,免疫选择的难度也加大,给养殖户也造成了损失。第三种是最近比较流行的猪丹毒。猪丹毒主要表现高热、急性败血、皮肤疹块、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猪丹毒自2004年到2012年这8年之内一直没有大面积发生过,但是2013年有抬头趋势,到了2014年江西、福建、湖北大部分地区开始暴发猪丹毒,该病呈上升趋势。第四种是猪流行性腹泻。据统计2014年美国暴发流行性腹泻造成仔猪死亡接近600万头,日本死亡接近8万头。该病主要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所有阶段的猪发病率都很高,发病率到达15%~9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10d以内感染的仔猪死亡率可以达到100%。但是该病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因此2014年国内因流行性腹泻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陈建预计未来几年蓝耳病、口蹄疫和流行性腹泻会一直困扰养猪业。
上一篇: 猪场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