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诊疗失误原因及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兽医服务是现代畜牧业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兽医服务的保驾护航,就没有畜牧业发展基础的稳定。但是在动物的实际诊治过程中难免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
1兽医日常诊疗失误的相关原因及其分析
1.1兽医诊疗对象的范围较广与人类医生看病不同,兽医在进行动物诊治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动物种类是非常多的,每种动物都有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生理结构特点、生活习惯特点、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药物敏感特性等,这就给兽医在临床诊疗上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此外,动物通常不会像人类一样叙述自身的病情和感受,诊治过程中兽医只能通过养殖户对动物发病过程的观察和介绍,以及兽医的诊查来了解动物的病情,这就造成兽医诊治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并给诊疗带来了难度。
1.2兽医诊疗过程中经验主义思想严重充斥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现阶段很多兽医在诊治过程中都存在非常严重的经验主义以及主观主义思想,在诊查时往往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想法来诊断,很多情况下都是大致参照先前诊治成功的病例,没有深入地了解患病动物的病情,对动物所生疾病没有做到本质上的认识,这就造成对动物生病的机理认识不清,只注意到了现象,而没有发现现象下的本质。
1.3兽医对于动物疾病方面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掌握匮乏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现阶段国内很多兽医都是“半路出家”,基本很少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兽医,但是,作为一个临床兽医,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兽医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广泛地掌握其他有关于兽医诊查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兽医认识分析和治疗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否则就容易造成诊疗的失误。
2兽医避免诊疗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措施
①为了避免出现诊疗失误,兽医应该在诊治的初期对患病动物进行全面的病情资料收集,详细了解动物的病史,在调查过程中切实做到认真仔细,对于每一项结论都应该有充分的证据。
②兽医在日常的诊治过程中应抱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诊疗态度,认真掌握专业知识,做好病例的整理工作,全面做到在诊治中进步、在诊治中提升自己,同时,利用空余的时间对自己进行“再充电”,通过学习当前比较先进的兽医诊治技术,并对自己缺乏的知识要及时补充,不断提升自身的诊治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使自己更好的从事兽医行业。
3兽医诊疗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3.1兽医诊疗过程中对抗生素使用的误区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现阶段很多兽医在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将抗生素当成一种无所不能的药物,无论动物出现什么类型的疾病,首先考虑的就是使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真正的适用范围并不是那么广泛,同时,抗生素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是通用的,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很多兽医并没有注意到该问题。
3.2退烧药的误用现象严重很多基层兽医在对动物进行诊治的过程中,一遇到畜禽发热的情况就使用退热药来对畜禽进行降温,没有分析畜禽患病的原因以及发热过程中呈现出的具体情况。有些畜禽会出现体温过高且持续发热的症状,这对动物的机体是十分有害的,必须及时采取降温退热措施,保证动物机体的正常机能不受损害。
(河北省青县农业局,刘金良)
上一篇: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