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许静 丁传贵
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畜牧兽医站
泰州市姜堰区畜牧兽医站
1育成舍的准备及转群
育成舍的准备主要是鸡舍的清洗、 消毒、 检修等。鸡群从雏鸡舍转入到育成鸡舍一定要注意减少应激。转群时间一般为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 17~18周龄, 最迟不超过20周龄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夜间进行, 转群前6 h应停料, 前2~3 d和入舍后3 d, 饲料内添加多种维生素100~200 g/t。
2育成鸡的日常管理
2.1饮水
保证清洁充足, 定期洗刷消毒水槽和饮水器。
2.2喂料
喂料均匀, 日喂三次, 每天要净槽。
2.3环境控制
首先是温度, 育成鸡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1 ℃左右, 一般控制在15~25 ℃。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冬天注意保温。其次是通风, 尤其是深秋、 冬季及初春的通风, 要与鸡舍温度协调起来。最后是清粪一定要及时, 每2~4天清理一次, 鸡粪过多, 会导致有害气体含量过高, 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2.4卫生预防
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开展防疫, 并强化消毒。
2.5分群饲养
其一, 将一些瘦弱的鸡挑出, 适当提高营养水平, 单独饲喂。将一些不合格的鸡捡出, 进行隔离饲养或者淘汰。其二, 有条件的鸡场最好在70~90日龄对鸡群进行一次整理, 分出大、 中、 小三群, 分别进行饲养管理。
2.6观察鸡群
目的是及早发现问题, 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从而保证鸡群的正常发育。
2.7育成鸡的选择
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 称重, 不符合品种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一般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选择体重适中, 健康无病的鸡。第二次在18~20周龄, 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 对低于平均体重20%以下的个体应予以淘汰。
3育成鸡的光照管理
3.1密闭式鸡舍的光照管理
密闭式鸡舍因不受外界自然光照的影响, 可以采用恒定光照, 即0~1周龄23 h光照, 2~20周龄恒定为8~9 h光照。从21周龄开始使用产蛋期光照, 密闭式鸡舍不应有漏光。
3.2开放式鸡舍的光照管理
应根据出雏日期、 季节、 地理位置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光照方案。第一周龄光照制度基本与密闭式鸡舍相同, 从第二周龄开始有以下两种光照制度: 第一种为利用自然光照。第二种是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结合的方法。在具体实施中, 又可分为恒定和渐弱两种光照制度。
3.2.1恒定法
查出本批雏鸡到达20周龄时当地的白昼时间, 从第二周到产蛋前恒定此时间, 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
3.2.2渐减法
查出本批雏鸡达到20周龄时当地的白昼时间, 然后加人工光照5 h, 以后每周均匀递减, 至20周时刚好将增加的5 h减完。以上两种光照制度相比, 前者实行容易, 但控制性成熟效果不如后者, 后一种在生产中实际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4育成鸡的限制饲喂
4.1限制饲喂的意义
可适当推迟性成熟, 节约饲料, 淘汰病弱鸡。首先限制饲喂可以控制鸡的生长及性成熟。鸡在自由采食状态下, 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而且还会促使鸡积蓄脂肪过多, 产蛋表现软柔, 容易脱肛, 易发脂肪肝, 死亡率高、 性早熟, 易发生小鸡产大蛋, 导致难产, 死亡。限饲可使鸡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
4.2限制饲养的方法
限量饲喂, 一般限量为正常采食量的80%左右; 限质饲喂, 适当控制饲料蛋白质水平。
4.3限制饲喂应注意的问题
限制饲喂时要随时抽测体重, 根据抽测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限饲或限饲多少, 如低于标准重10%则增料1%, 反之亦然; 限饲时应有足够的采食空间, 使鸡吃料时间同步化, 不管什么周龄饲喂, 都能做到80%的鸡只在采食, 20%的鸡在饮水; 限饲过程中, 若有其它应激如接种、 发病等, 应恢复为自由采食; 限饲前应简单地分群, 瘦弱鸡应分别饲喂。
5体重与均匀度控制
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 蛋重呈正相关, 也影响着开产日龄与产蛋率。良好的体重不仅会适时开产, 而且产蛋率也高。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有不良的后果, 如脱肛、 子宫炎等问题, 在生产实际中统计得出, 正常体重与非正常体重将导致整个产蛋期有35~40个蛋的差异。
育成期鸡群均匀度应在在80%以上。实践证明, 只有鸡群的体重符合本品种所要求的变异范围时, 才能表现出遗传性能所赋予的生产性能, 即产蛋率、 产蛋数以及母鸡的存活率等。当体重低于最佳体重范围时, 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下降; 当体重超过最佳体重范围时, 指标差异也显著。
称量,只有详细的称量才能够很好地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均匀度, 对超重的进行限饲, 对低于体重的要加强饲喂。当称量测得鸡群的均匀度低于70%时, 尤其是低于平均体重严重时, 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上一篇: 云南肉鸡支气管栓塞疫情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 海南首笔罗非鱼养殖收入保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