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湖南省开设有畜牧兽医专业的四个中等职业学校。具体情况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合理
畜牧兽医专业是实用性专业, 其适应性非常广, 是农业院校的传统特色专业, 学生就业率特别高, 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各个中等职业学校为提高本校的知名度, 扩大学生生源, 让本校畜牧兽医专业办学进入良性循环,使畜牧兽医专业办得更具特色, 使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更具优势, 都非常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都会花大力气通过专家咨询或市场调研等形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非常明确, 也比较合理。
2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来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当、 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与重复交叉、课程名称无法体现职教特色等方面。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畜禽生产与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及宠物驯养与保健美容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明显不合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老 (50 岁以上) , 中 (36-49 岁) 、 青(35 岁以下 ) 的专业教师为数分别占 8.3%、 35.6%和 56.1%, 青年教师偏多, 相比之下, 有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略显不足。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职称结构也不合理。 调查数据显示, 专业教师中,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未评或无职称的比例分别为10.3%、 57.1%、 22.8%和 9.8%,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 25%的比例; 而 “双师型” 教师只占 22.7%, 这与 《湖南省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中提出的到 2015年,“双师型”教师比例中职教育达到 75%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实验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 低于世界5%的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 由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资经费不足, 学校长期不添置、 不更新实验仪器设备; 专业教师缺乏以及教学经验不足。 使得实验室设备陈旧并且数量不足,学生最基本的实验课难以开展。另外, 一些学校没有专业实训基地, 师生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不多也不方便,使得学生的实践课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得不到保证 于是,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课堂上出现了 “黑板上养猪, 教室里放牧” 的现象。但是, 畜牧兽医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 直观教具、 标本模型、 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 因此,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背理论, 不能动手操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到培养的专业人才质量。
4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方式, 调查 2008-2011 届 668 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职业分布等情况。 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将毕业生就业岗位概括为饲养管理、 兽医服务、 营销服务、 动物繁殖、 宠物及特种动物服务、 化验检测检疫、 产品加工、 监督管理、 技术推广研究与试验、 其他工作等 10 个岗位群进行调查。具体情况如下: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饲养管理、兽医服务、营销服务岗位群。从表 9 可知, 饲养管理、 兽医服务、 营销服务等 3 个岗位群就业的毕业生分别为277 人 、 127 人、 121 人 , 分 别 占 调 查 总 数 的41.5%、 19.0%、 18.1%, 累计占 78.6%。表明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饲养管理、 兽医服务、 营销服务岗位群中。饲养管理、 兽医服务、 营销服务岗位就业人数的比例为 2.29:1.05:1。 由此可见, 饲养管理岗位群的就业人数是最多的, 超过兽医服务和营销服务两个岗位群的总和, 是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
从动态看, 2008~2011 年四届毕业生在饲养管理岗位就业人数分别占当年毕业人数的37.6%、 42.7%、 41.3%、 46.5%, 在兽医服务就业人数分别占当年毕业人数的 19.5%、 15.3%、 22.9%、22.8%, 在营销服务岗位就业人数分别占当年毕业人数的 16.2%、 20.2%、 17.4%、 17.8%。就业比例上保持相对稳定。
除饲养管理、 兽医服务、 营销服务外, 按照就业比例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就业岗位群分别为“其他工作” 、 动物繁殖、 宠物与经济动物服务、 化验检测检疫、 产品加工生产、 监督管理、 技术推广研究与试验。
5专业建设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应该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 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掌握畜牧兽医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胜任畜牧业生产、 经营及建设, 服务于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具有掌握畜禽饲养、动物疾病防治技术、饲料兽药营销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5.1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随着畜牧兽医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 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以培养目标作为教学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4]。按照职业岗位 (群 ) 对本专业知识、 技能、 素质的要求整合课程, 精简课程门类, 避免交叉重复。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基础性与综合性, 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要突破传统的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与设计思路,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畜牧兽医行业主要岗位的生产流程为主线, 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 开发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两段式课程体系, 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 构建 “教、 学、 做” 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培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以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加以设计。要避免以 “知识” 代替 “能力”设计课程的倾向, 要减少理论教学时间, 保证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时间。专业拓展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扩充, 在学习过程中, 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与就业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使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 增强教学的职业针对性, 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有利于学生职业、 就业、 创业能力的培养。
5.2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目前,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按教育部的指导意见, 推行 “2+1” 的教学模式, 即: 学生在校学校 2 年, 外出在企业顶岗实习 1 年。 然而学生在校的教学如何进行,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如何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都应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要转变 “满堂灌” 的课堂教学, 突出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课堂教学主要介绍基本知识, 引导、 启发学生通过听课、 问答、 讨论、 设计和实践操作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来学习, 以提高学习效果。要重点推行现场教学,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畜牧兽医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生产实践的现场来完成,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一是深入生产企业, 全班分期、 分批进入养殖场开展现场教学,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践性;二是采用“师傅带徒弟” 的方法, 经过轮岗训练, 手把手地教会学生主要的职业技能;三是聘用生产企业技术人员作指导教师, 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介绍生产经验。要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 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如教学内容中的品种识别、 畜禽饲养管理、 饲料配合、 人工授精、 设备观摩、 养殖场设计与建造等均可用多媒体或视频教学, 鲜活生动的画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3对专业师资配置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和根本。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就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 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结构合理、 无私奉献的师资队伍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要以 “双师型” 教师为重点, 努力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 专业理论课教师中具有 “双师型” 比例达 70%以上, 专任教师中独立制作、 运用课件比例达 60%以上;四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提升培养,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 知识面广, 但教学经验稍差, 可通过下企业锻炼、 向老教师学习、 自学或深造等方式加以培养, 并委以重任, 使之尽快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5.4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建议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而产学研结合是一条最佳途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学校与生产第一线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以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按照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采取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相结合,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满足行业、 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途径一是创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5.5考试形式的改革创新
以前各门课程均采用单一的闭卷形式考试,以百分制来进行成绩的评定,影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要按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笔试(开卷和闭卷) 、 口试、 技能操作、 写小论文或小综述等多种考核方式,鼓励多种考核方式联合运用进行考核。对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和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可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和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 口试、 小论文或小综述形式进行考核。
上一篇: 我国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下一篇: 双胞胎优质客户:沂蒙“饲嫂”梁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