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萨仁其木格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动物卫生监督站
摘要:对母猪中后备母猪、怀孕母猪、产后母猪的保健和防疫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仔猪的保健和防疫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母猪;仔猪;保健;防疫
目前,在我国各养猪场和养猪户中,由于饲养方式不当、饲养环境条件差,加之生猪防疫密度低、防疫不到位,使得疫病时有发生,给养殖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生猪防疫中的重点是母猪和仔猪的防疫和保健。其中,做好母猪的保健和防疫工作,不仅可以防止母猪发生传染病,而且还可提高其所产仔猪的成活率,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1母猪的保健和防疫
1.1后备母猪的保健和防疫
母猪长至繁育期时,确保母猪正常繁育的关键是按期诱导母猪发情、排卵,并及时配种、受胎,同时也可提高产仔数量。 母猪出现发情障碍, 若为内分泌紊乱或其他因素引起,可采用“三合激素”进行催情。 该方法为:母猪断奶 5 d以上尚不发情, 可以一次肌肉注射 2 mL 三合激素促使其发情、排卵,从而达到及时配种的目的。同时,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还要做好防疫工作,为防止出现母猪不孕、流产、早产、产弱仔和产死胎等现象,需对母猪分期注射伪狂犬病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细小病毒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春秋季节)、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季节性)等。 为了不影响母猪发情配种,在配种前可间隔 5~7 d 注射 1 次上述疫苗。
1.2怀孕母猪的保健和防疫
1.2.1怀孕母猪的保健:在怀孕 98 d 前应根据母猪膘情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做好怀孕母猪的饲养工作。 为防止母猪过肥及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在怀孕100 d 到产前 3 d 的怀孕母猪应充分自由采食。 为了减轻胃肠负担过重对产仔的不利影响,在怀孕母猪产前一定要限料饲喂。 一般在母猪产前 3 d (以预产期为准)开始限料,限料标准为:产前第 3、2、1 天每头每天3、2、1 kg,至母猪分娩时,当餐不喂料,隔半天再喂料0.5 kg;为防止母猪产后消化不良,产后第 1 天上午和下午各喂料 0.5 kg,产后第 2、3 天每头每天 2、3 kg,产后第 4 天自由采食。让母猪在白天分娩,是近年母猪生产繁殖的一项新保健技术。 具体做法是:在母猪临产前 1~2 d(即妊娠的 112~113 d)的 8:00~9:00,给母猪颈部肌肉注射1~2 mL 氯前列烯醇注射液,这样可使 98.2%的母猪在次日白天生产。 试验表明,使用该技术仔猪成活率也可由试验前的 95%提高到 98%。当母猪产仔时,为促进顺利分娩,应尽可能保持分娩舍内的安静,这对于初产母猪尤其重要,同时通过按摩乳房可使烦躁不安的母猪安静下来。
1.2.2怀孕母猪的防疫: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和母猪的免疫状态对怀孕母猪进行免疫,同时还应结合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和当地的疫情,合理地安排预防接种类型、次数和间隔时间。 在怀孕早期可接种猪乙型脑炎疫苗,此时须用 2 头份剂量注射。 用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预防仔猪红痢病,初产母猪需分别在分娩前 45 d 和前 15 d 各肌注 5 mL, 而已经在前 2 胎注射过 2 次该菌苗的经产母猪,只需在分娩前 15 d 注射 1次。 用 2 mL 猪大肠杆菌 K88、K99、9878、F41 四联苗或生理盐水稀释的 1 头份大肠杆菌 K88、K99 工程苗预防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需在怀孕母猪分娩前 21 d左右肌注,如果猪场发病严重,可分别在分娩前 21 d和前 14 d 各注射 1 次。为防止因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引起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死胎等现象的发生,可用伪狂犬病活疫苗预防猪伪狂犬病,用 2 mL 生理盐水稀释 2头份后在配种前或怀孕早期肌注母猪, 还可在产前 1个月时再肌注 1 次,以防止哺乳仔猪发病。
1.3产后母猪的保健和防疫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极易感染病菌,若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则容易发生子宫炎、乳房炎、阴道炎等产后疾病,甚至继发肺炎而造成死亡。 为了预防母猪产后多发病,可在产下第 1 头仔猪后对母猪静脉注射加有一些保健药品和抗生素的药液进行保健,方法是:当产仔后(产后 12 h 内),用200 万单位青霉素、10 mL 氨基比林、100 万单位链霉素,混匀,于母猪颈部耳后 ~3 cm 处肌注。 在对母猪进行产程保健的同时,还应对母猪进行产后子宫冲洗和投放药物进行预防。
1.4母猪防疫注意事项
母猪接种时需严格区分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接种疫苗的母猪必须是健康的,不能对患病或瘦弱的母猪进行接种。 确定需要接种时要接种足够剂量的疫苗。 接种疫苗或活菌苗前后3~7 d 内不能对母猪使用杀菌药和抗病毒药, 否则会丧失接种疫苗或活菌苗的效力。母猪接种疫苗时偶尔会产生过敏反应,若过敏反应严重,则会造成母猪很快死亡。 因此,为预防母猪发生意外,在接种疫苗后需仔细观察一段时间。 若母猪在注射后,出现呼吸加快、不食等症状,应立即注射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等药物解救,并同时注射葡萄糖缓解机体不适。 而若反应轻微则属正常现象,经过少许时间不适反应即可消失。 建议给母猪防疫时尽量配合新必妥 5~10 mL 使用。
2 仔猪的防疫和保健
2.1仔猪的保健
仔猪出生后即需擦干黏液,烘干被毛,之后要立即放到母猪乳房旁边吃奶,通过仔猪不断吮吸乳头,可刺激母猪下丘脑分泌催产素,引起子宫收缩,不仅有助于顺利分娩,缩短产程,也有利于乳汁排出。 断脐带:将初生仔猪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 在离腹部 4 cm 处把脐带用消毒过的手指掐断,断处用碘酒消毒即可。 剪牙断尾:初生乳猪有8 颗利齿,如果不剪掉,容易咬破乳头,长大后在争食中易打架,互相咬伤。 修剪方法:可把普通剪刀锯掉一半作工具,用 3%碘酒消毒牙齿,用剪刀剪去上下腭突出的犬齿、平切齿、臼齿,使上下整齐,剪后再用碘酒消毒。 仔猪断尾时应注意:断尾应保留尾长的 1/3,断掉 2/3 为宜; 断尾后可立即增加饲料量和水, 有助愈合;有条件时,可添加 VK3;断尾时,先将仔猪保定,然后将仔猪尾巴放入卡槽而后加力剪去尾巴,同时将仔猪尾部切口向热刀片方向轻压 1 s。
2.2仔猪的防疫
在仔猪的生产过程中, 最难医治、危害最大的疾病是猪肺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病、猪链球菌病和仔猪副伤寒病,所以,必须在仔猪阶段做好以上几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具体措施是:21 日龄肌肉注射 1 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28 日龄肌肉注射 2 mL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5 日龄肌肉注射 1 头份猪链球菌病疫苗;42 日龄肌肉注射 2 头份猪瘟单苗;49 日龄肌肉注射 1 头份猪肺疫单苗;56 日龄肌肉注射 1 头份猪口蹄疫二价疫苗。仔猪较容易感染寄生虫,特别是绦虫、蛔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 驱虫效果最好的时间段为仔猪 25~30日龄时进行第 1 次驱虫, 以后每隔 60~90 d 进行 1 次驱虫。 可采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片、左旋咪唑、驱虫净、虫克星片、丙硫咪唑片等。 驱虫宜在晚上进行。
3小结
仔猪出生后初期仅吃母乳,其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均需从母乳中获得,尤其是初乳,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乳中富含各种仔猪必需的营养物质、母源抗体,因此对母猪的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母猪的保健和防疫不仅可提高母猪自身的可使用价值,同时也可提高仔猪的出生率和成活率。
上一篇: 名企校园招聘如何筛选简历
下一篇: 羔羊育肥期间的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