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内蒙古地区肉羊产业化经营的状况
乌恩旗 海拉尔农垦集团 张志刚 内蒙古农牧场科学技术推广站 刘亚淼 内蒙古农垦科技培训中心
(1)调查地区肉羊产业化经营状况
此次调研的五个盟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主产区, 其中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的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和呼伦贝尔羊是草原畜牧业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是内蒙古肉羊产业走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品牌和优势所在。
另外,巴美羊已列入国家主推优质肉羊品种行列,为下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肉羊产业正在成为内蒙古蓬勃发展走向全国的继乳产业和绒产业后的新兴产业,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
此次调研的养羊场户共51 家,基本情况如下:养殖场性质。在调研的养羊户中,主要为育肥场的有45 户,占 88%;育肥为主、种羊为辅的有 2户、占 4%;主要为种羊场的有 1 户,占 2%;种羊为主、育肥为辅的有 3 户,占 6%。养殖场户的组织模式。 散养户有 47 家,占92%;民营企业有 3 家,占 6%;国有企业有 1 家,占2%。养殖场规模。养殖场规模在 100-4000 之间,其中100 -1000 头的有 46 家 、1000 -4000 只的有 1家、4000 头以上的有 4 家。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大力发展农区养羊业,农区羊的饲养量快速增长。 2007 年, 巴彦淖尔市肉羊饲养量为 1500万只,出栏 802 万只,与 2005 年相比,增长 67%以上;2007年鄂尔多斯市出栏肉羊537 万只,与 2005年相比增长30%;赤峰市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进一步显现。
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依托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等三大草原肉羊品牌,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 三大品种肉羊存栏达到 1300 万只。 依托草原资源优势,打造了草原伊盛、小肥羊、小尾羊、海拉尔元盛、苏尼特肉业、草原金峰、敖中公司、锦绣大地公司等众多龙头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3)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发展有了重要起步
各地在推进肉羊产业化进程中,着力扶持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利益联结机制,已初步形成“企业+合作社+社员”、“企业+经纪人+牧户”、“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三种模式。近几年,锡林郭勒盟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调动了企业与农牧户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农牧户与政府“三赢”。
一是农牧户增收。 在肉羊错季加工过程中,牧户通过合作社出栏冬羔、早春羔,每只羔羊比秋季多卖50 元左右,同时,羔羊断奶早,母羊抓腰好,减少了冷季饲养成本。
二是企业获利,企业积极培育自身的经纪人队伍和基地,延长企业加工期,扩大了加工规模。
三是通过协会或合作组织,解决了农牧民在肉羊繁育、饲养、疾病和销售等环节的问题,这样做既解决了老百姓养羊的风险, 又在技术上给予了指导,老百姓可以放心养羊。
四是生态压力降低。 通过冬羔和早春羔育肥,出栏平均提前一个半月左右,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
(4)龙头企业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拉动了金融、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投入肉类产业中。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一批现代化的肉羊加工企业,仅2007 年全区新增肉羊加工能力 20 多万吨,例如蒙羊、草原伊盛、包头小肥羊、小尾羊、鄂尔多斯四季青、海拉尔元盛、苏尼特肉业、草原金峰、敖中公司、锦绣大地公司等,现代化的加工企业不仅提升了肉羊的品牌,也延伸了肉羊的产业链条。 目前羊肉分割产品的品种达到150 多个。 此外,肉、乳、毛(绒)、皮、内脏、肠衣、养血、羊粪等全身都是宝,综合加工用途广泛,精深产品加工方兴未艾,附加值高,易形成产业集聚。 如锡林浩特市为把肉羊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建设形成了以小肥羊、草原伊盛、锡林郭勒肉食品有限公司为主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群,以蒙联肠衣、天隆工贸、伊荣肉业等公司为主的肠衣、下货深加工企业群,以锡市鑫肽、金易科工贸等公司为主的利用骨血、脏器提取生物制品企业群,以锡市穆兴皮革、宏源绒毛、穆诚绒毛、西苏宏达绒毛等公司为主的皮张绒毛深加工企业群,形成了高度集中、专业化分工明确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提升了产品档次,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附加值,带动了羊肉产业的发展。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已初步形成肉羊产业集聚区,优势地位和作用正在显现,赤峰市和呼伦贝尔市也已初步形成肉羊产业的规模化。
(5)肉羊产业在拉动农牧民增收方面作用明显
肉羊产业既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增收新的途径之一。随着近几年奶牛养殖的比较效益下滑,农牧民养殖肉羊的积极性非常高,收益颇丰。例如,巴彦淖尔市2007 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养殖业的收入为1440 元, 其中来自肉羊产业的收入就达到940 元,占 66%,肉羊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锡林郭勒盟 2007年全盟农牧民来自出栏肉羊的人均纯收入为2550元,占到全盟农牧民人均收入的 63%;育肥一只羊平均利润在100-130 元之间; 锡盟当年羔羊出栏,每只纯利润为124.5-152.3 元; 饲养一只肉羊平均纯利润在120-200 元之间 ;2010 年达到 330-400元。肉羊养殖成为全区农村牧区广大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各种资本进入农牧行业的优先产业之一。
(6)各级政府对肉羊产业的大力支持
各盟市都将肉产业,特别是羊肉产业作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来抓,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增长点和亮点。巴彦淖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巴彦淖尔市肉羊基地建设规划 (2008-2012 年)》 和《2008年肉羊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等优惠政策,2008 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2500 万元, 专项扶持肉羊的产业发展。 鄂尔多斯市近两年市、旗、区政府部门用于扶持肉羊产业发展资金近1 亿元。 锡林浩特市政府安排资金400 万元,对接冬羔和早春羔的养殖户提前出栏进行补贴,目前已出栏冬羔 40 多万只,改变沿袭多年的传统生产方式。牧区由一季度出栏变为两季出栏,大大延长了出栏时间。由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
上一篇: 内蒙肉羊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