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仔猪感染副伤寒继发巴氏杆菌的报告
李国辉 河北省涿州市农业局
1基本情况
2011 年 11 月 15 日 , 我市某养猪场有三窝断乳仔猪 25 头,11 月 1 日仔猪 20日龄接种猪瘟单苗,11 月 8 日发现有的断乳仔猪怕冷扎堆,眼角有眼屎,下痢。11月 15 日发病猪死亡 2 头,其余 23 头均发病,用过庆大霉素口服。
2临床症状
仔猪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污秽,病仔猪体质弱,精神极差,打颤尤其驱赶时明显, 眼角有大量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病仔猪体温升高达 40.9℃。 发病猪前期便秘,后期转为下痢,粪便呈黄绿色、恶臭。部分病猪腹部皮肤上出现湿疹,有个别猪后躯也有,皮肤上覆盖着绿豆大或黄豆大的干涸的浆性物质,揭开病变皮肤可见鲜红色浅表溃疡。
3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尸体极度消瘦,体表皮肤呈紫绀色。 剖检病死仔猪病变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后段,这部分肠黏膜上覆盖着一层弥漫性、坏死性乳状物,剥开见红色不规则的溃疡面。 脾脏稍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 有 1 头病死猪肝脏见针尖大黄色坏死点。 肺脏的心叶、尖叶、膈叶前下缘有肺炎实变区。
4药敏试验
无菌用棉拭子取心血、肝脏直接涂布于琼脂板上贴上药敏纸片于生化培养箱37℃培养 18 小时观察药敏结果。 磺胺-6-甲氧嘧啶、氟苯尼考高度敏感,丁胺卡那、氯霉素中度敏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低度敏感,庆大霉素不敏感。
5防治措施
5.1 磺胺-6-甲氧嘧啶与磺胺增效剂5:1 混合 ,每千克体重 30 毫克内服 ,一日两次,连服 5 天。 发病严重的病猪肌肉注射氟苯尼考,一日两次,注射 3 天。
5.2 皮肤有湿疹的、 面积大的病猪揭开用紫药水或消炎软膏涂布;面积小的不用处理,湿疹可自行结痂脱落。
5.3 由于病猪、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 ,可通过猪粪、 尿等排出细菌污染饲料、饮水等途径传播, 因此一定要加强环境消毒,无害化处理病死猪,隔离发病猪,加强护理,注意保暖。
5.4 加强免疫接种,仔猪出生后 30 日龄要口服副伤寒弱毒苗,70 日龄二免;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5.5 哺乳仔猪 7 日龄开始适量饲喂颗粒料,断乳时饲料要逐渐过度成断乳仔猪料。
上一篇: 猪场防控仔猪圆环病毒Ⅱ型病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