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防控仔猪圆环病毒Ⅱ型病的注意事项
安慧 周军坡 侯秀贤 王学彬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
仔猪圆环病毒Ⅱ型病是现在时常困扰生猪养殖的病症之一,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通过消毒、 控制传染源等方式无法清除此病在猪场中的传播,因此,就防控来说,减少和控制应激等诱使发病条件成为了最为有效的方式。
1 减少应激防控该病毒的主要方式
1. 1控制环境应激
1.1.1 猪场内实行封闭式生产 , 从分娩、保育、生长到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 的饲养方式, 制定和执行各项防疫制度,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进入猪场,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
1.1.2 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 。由于圆环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 消毒时应选择对猪圆环病毒效果较好的新型消毒剂,如碘制剂、吸附型活性有机氯、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等。
1.1.3 加强猪舍小气候环境控制。 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氨气浓度。
1. 2控制转群与断奶应激
1.2.1 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尽量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将不同来源和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限制交叉哺乳,如需寄养应限制在分娩后 24 小时之内完成。
1.2.2 尽量减少对于仔猪的注射给药 ,断奶后一周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的保健药物:银翘散、支原净等,给猪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新鲜空气等)。
1.2.3 发病严重的猪场 ,应适当延长哺乳时间,仔猪在 35 天以后断奶,移走母猪后, 仔猪继续在原栏继续饲养 30~45天后,直接转入生长育成猪舍,避开进入保育舍饲养。
1. 3控制保育舍内应激
1.3.1 减少在保育期间注射各种疫苗 。发病期间,将五号病疫苗推迟至 70 天龄后注射, 但应在母猪产前四周注射五号病疫苗,为防止母猪因注射疫苗产生应激,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抗应激药物。
1.3.2 调整饲养密度。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病, 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 建议保育舍应让每头仔猪有 0.35~0.4 平方米的生活空间。
1.3.3 保育舍猪栏之间的分隔最好采用封闭不透风的隔栏,限制仔猪直接接触;适当增加饲槽的长度, 防止仔猪采食时过分拥挤。
1. 4 控制饲料质量带来应激经常检查或检测饲料质量, 尤其是注意霉菌毒素对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影响。
1. 5使用药物控制应激
可在饲料中加一定量的免疫增效剂、氨基酸和黄芪多糖。同时,为了提高猪只采食量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 5~8 千克的红糖或葡萄糖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1.6 防控其他疾病带来应激
在仔猪 18~25 天龄期间, 分别注射伪狂犬、蓝耳病、猪瘟疫苗,通过疫苗的免疫注射, 尽量排除能导致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原因(除猪圆环病毒外)。
2 圆环病毒疫苗的使用成为防控该病的辅助措施
目前,已经有了圆环病毒疫苗,但成本较高。 圆环病毒苗分为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主要是国内厂家生产,灭活疫苗主要是进口疫苗。 免疫程序:仔猪 7~15日龄免疫一次,母猪产前 2 周免疫一次,对于灭活疫苗首免 2~4 周后需要加强免疫一次。
上一篇: 河北肃宁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治疗总结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