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的免疫应激模型

猪的免疫应激模型

张文俊 湖南农业大学

    免疫应激是一个涉及三个系统即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的复杂生理过程。猪在一定的免疫刺激下相当于在正常情况下受到外界抗原侵入机体,模拟一个类似仔猪患病前的机体环境,建立免疫应激模型对研究免疫应激条件下猪的生长性能、营养需要量、某些营养添加剂的作用及机制,对兽医进一步探讨免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且具有重要意义。

    在营养免疫学研究中,建立免疫应激模型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采用不同的卫生管理,通过栏舍中存在的病原如肮脏、不消毒管理,对非病原微生物如清扫、消毒管理,使动物产生或不产生免疫应激;二是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如对仔猪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全进全出”等措施,减少与病原体接触,免疫应激仔猪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与猪场病原体密切接触;三是人工注射免疫原诱发应激。

    前两种模型由于稳定性差、难控制且衡量指标不敏感等缺点,在实际生产试验中采取的比较少,而人工诱发模型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且具有重复性、易于实施等优点,因此人工诱发应激是试验过程中使用常见的一种方法。人工诱发应激现常用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高温灭活的葡萄球菌三种免疫原,而其中大肠杆菌又是较常见且使用普遍的一种菌种,具体建立模型方法是从猪腹膜或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同时由于断奶仔猪的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对外部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易引起“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和腹泻,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而肠劲膜受损,免疫功能降低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LPS模型是研究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的经典模型,致使肠瓢膜受损,免疫功能降低。

    脂多糖(LPS)又名菌体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致病的结构物质,是目前较有效的免疫刺激原。当脂多糖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原,进入微循环后与宿主效应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合成和释放内源性活性因子而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产生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一a)、白细胞介素(IL)、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等生物活性分子,而生物活性分子通过“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调节,诱导畜禽在短时间内产生细菌感染症状,引起畜禽发生免疫应激,猪具体表现的症状是厌食、嗜睡和发热等症状[34]。叶静等采用纯化的LPS诱导大鼠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建立LPS感染的细胞模型,表明肿瘤坏死因子是脂多糖建立模型的一个重要敏感指标。

    然而这种模型也存在缺点。脂多糖(LPS)作用效果是与脂多糖 (LPs)注射剂量、持续时间以及剂量与时间之间的互作关系有关,不同剂量脂多糖(LPS)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因此建立免疫应激的关键是选择脂多糖(LPS)注射剂量及确定免疫应激程度的适宜效果。

    因此,据于以上不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注射脂多糖建立免疫应激模型需根据不同生产实际来确立。

上一篇: 牛膝多糖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