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期生长发育停滞的解决办法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杨斌
仔猪断奶期指的是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这段时间, 通常是指断奶前 2 天到断奶后10 天。 在实际的畜牧养殖过程中,为了加快母猪的繁育周期,农场主往往会为仔猪提前断奶,但是这样一来,必然影响仔猪的健康和成长速度,有些甚至出现了生长停滞或失重现象,从而影响经济效果。笔者先结合自身经验,就仔猪断奶期生长发育停滞的解决办法总结如下。
1 断奶时间和方法
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仔猪自然断奶大约在70 日龄 , 体重达到 15~20 千克。野生猪的断奶过程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从乳汁这样的流食到饲料等干物质的转变,野生猪开始采食固体食物时,食物中干物质的比例只占15%~30%。圈养猪断奶,不同的场家有不同的日龄, 通常选择出生后 21~35 天强制断奶的比较多,断奶越早,应激反应越大,对仔猪的生长越不利。
因为日龄越小的仔猪对母猪、母乳和生活环境(温度、适度等)的依赖越大。断奶时,食物中干物质的比例突然由20%增加到 80%, 严重破坏了仔猪的消化规律。实际上仔猪断奶应该有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 从乳汁到混合食物再到干料应该循序渐进, 以便使仔猪有足够的时间完善胃肠道酶系统和菌群平衡去适应食物的改变。 为了让仔猪对固体食物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一般出生后 3~5 天,就开始使用全价开口料教槽, 由于此时母乳可以满足仔猪的需要, 所以教槽的目的是使仔猪认识饲料, 一般 12 天的仔猪每天的采食量仅为7~10 克,4 周龄时可以达到 127 克,同窝仔猪的采食量并不相同, 有的可以达到其他仔猪采食量的10 倍。目前国内推荐的断奶时间是28 ~35天,夏季适当提前,冬季适当延后。 断奶前1 天仔猪采食教槽料应达到 300 克, 累计采食不少于600 克,最好达到 1000 克。
2 采食和饮水的交叉影响
一般来说,仔猪断奶后需要 7~10 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断奶前的饮食水平。 对仔猪来说,饮食减少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得不到充足的饮水, 将会导致脱水和内环境紊乱。 实验表明,乳头状饮水器并不适合仔猪的饮水供应,平盆 、碗 、杯状无压式饮水器可以提高仔猪饮水量。 仔猪断奶头 5 天,由于不能很好的区分渴和饿、水和料,往往通过饮用大量的水来裹腹, 过量的饮水形成的饱胀感也影响食物的摄入和利用。 水和食物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 饮水不足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饮水过量会影响食物的摄入,结果都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 只有当仔猪能正确区分饲料和饮水时, 才开始建立一个合理的饮水和采食比例。
3 断奶后第一次采食饲料的时间以及采食饲料的性状、质量的影响
不同断奶仔猪第一次开始饮食的时间并不相同,虽然大部分仔猪在断奶后3 小时左右开始第一次饮食,但同窝仔猪有的要在50 小时以后才开始采食。 多数饲养者认为仔猪断奶后采食量的减少只会暂时影响日增重。但试验表明断奶仔猪第一次采食时间间隔过长(超过 24 小时)会长时间影响增重。断奶后,即便是同窝仔猪采食干物质的量也是不同的。采食量主要受体重、日龄、性别和饲养管理方式等综合影响。干物质的摄入量对断奶后第一周的增重具有明显的影响。如果这段时间干物质摄入量能按每天50 克增长,则仔猪每天的增重可达到870 克。
试验中我们发现体重小的仔猪往往比体重大的仔猪先开始采食, 而且增重速度也快。 这主要是因为,较大的仔猪在哺乳期得到较高的营养,没有自己采食的经验,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独立采食。断奶后采食饲料的性状、质地对断奶后的增重影响非常明显。我们发现采食流食的仔猪比采食干料的仔猪增重更快。通过解剖和显微观察我们发现采食流食的仔猪的小肠绒毛的高度和数量远远优于采食干料的仔猪,采食量大的优于采食量小的,负增重的仔猪小肠绒毛往往萎缩。大家都知道小肠绒毛影响着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营养摄入量也影响绒毛的高度,两者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对于干料饲喂的猪场, 可以考虑在饮水中加入芪黄素(主要成分:黄芪多糖),他可以有效改善消化道黏膜性状, 防止小肠绒毛膜萎缩,同时还可以预防断奶、换料等不良应激导致的免疫抑制, 对预防仔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断奶体重的影响
断奶时体重偏小是很多猪场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猪场 28 天断奶重只有 6.5~7.5 千克,只有少数管理好的猪场可以达到8~9 千克。 断奶体重小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如断奶过渡难度大、保育期死亡率高、育肥期增重慢 、饲料报酬低等 ,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初生体重小是造成断奶体重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母乳的质量对早期(如28 天) 断奶仔猪体重的影响高达 90%,而母乳在很大程度上受母猪日进食营养总量的影响。 目前多数猪场存在的问题是:哺乳母猪料能量不足,粗蛋白和赖氨酸不足, 日饲喂次数少导致日进食总量不够,以及饮水量不足导致采食量下降。这些因素综合导致总的营养不足而影响母猪奶水质量。哺乳期仔猪所需能量40%来源于乳糖,60%来源于乳脂肪。 由于母猪很难利用饱和脂肪酸, 所以哺乳母猪饲料中必须加入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等)。
乳糖和乳蛋白的含量与母猪的采食量关系很大, 高采食量的母猪乳糖分泌量也大。 现代研究表明 :仔猪的生长潜力受乳蛋白成分和含量的影响,而仔猪蛋白储备随能量的摄入呈线性增加。 哺乳期仔猪的脂肪储备对以后的生长同样影响巨大。 实验表明 ,泌乳母猪日进食代谢能总量在66.9 兆焦 (16 兆卡 ) 以上 ,哺乳仔猪生长速度最快。饮水对泌乳母猪来说至关重要。 饮水减少的后果之一是引发便秘。 便秘又可以使母猪发生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致使产乳量下降。饮水量不足同样会引发采食量减少,实验表明饮水量和采食量间存在线性相关,饮水量=4.2+2.52×采食量(千克/天)。目前,很多猪场哺乳母猪日喂2~3 次。为了提高母猪日进食总量,我们建议最好日喂4 次, 这样每天可以提高采食量 1 千克左右,对改善母乳质量、提高仔猪断奶重意义重大。在母猪预产期前7 天开始,在每吨母猪饲料中加入芪黄素200 克、 金美康(主要成分:黄芩、金银花等)500克,连续使用至分娩后7 天, 可以有效改善母猪泌乳质量,促进母猪产后恢复,减少母乳不良对仔猪的危害。
5 肠道致病菌群的影响
仔猪断奶期面临着消化系统酶类分泌改变以及微生物菌群再造的问题,所以抵抗力较低, 发生胃肠道疾病的可能性也增大。临床上通常采用添加抗生素的办法,但其对仔猪同样具有不利的影响。目前饲料界流行酸化法,一般来说饲料的PH 值低于4.5,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的繁殖就会受到抑制。 我们简述过流食对仔猪生长的益处,同样流食有利于饲料酸化。在谷物饲料中天然存在着乳酸发酵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在流食中大量繁殖。饲喂前pH 值为 5.8的谷物饲料加水后24 小时,就有大量乳酸菌发酵,pH值可以降到4.0,这样不仅可以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而且可以保持饲料的适口性, 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在仔猪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益生素,如生泰尔生产的草仙素促进肠内有益菌群就建立,抑制有害菌繁殖,可以有效避免仔猪断奶、换料导致的腹泻。以上我们简述了影响仔猪断奶期间生长发育的常见因素,对于断奶时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等指标的影响,我们没有讨论。鉴于水平和实践的关系有些方面可能没有预见到,在今后的饲养实践中我们会及时发现及时补充,力争对饲养者有所帮助。
上一篇: 如何控制猪场仔猪腹泻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