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如何控制猪场仔猪腹泻

如何控制猪场仔猪腹泻

杨亮 河北徐水新希望大午农牧有限公司

    猪流行性腹病从2011 年 11 月份开始暴发,直至今日仍然大面积流行,给各大猪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分娩舍10 日龄以下的仔猪,在本次流行病发过程中损失惨重。 此病的原因主要是母猪健康度差及温度不稳定,因此笔者在控制猪场仔猪腹泻时充分考虑病情的成因,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各位畜牧同行参考。

1 控制本病的核心观点
    感染此病后, 务必将减小仔猪群应激放在首位,同时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自身的抵抗力。

2 控制本病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2.1对腹泻仔猪多次进行抗生素注射
    本病属病毒性疾病,抗生素治疗无效,注射抗生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继发感染,但腹泻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脱水死亡,注射次数越多,应激越大,有害无利。
2.2全天饮用补液盐是对猪最大的应激
    因为饮用补液盐水是从水桶内供水,水压小,猪群喝不到充足的水,对于腹泻的猪群来说,水供应不充足是致命的,会造成体重较大仔猪的突然死亡, 所以说盐水的供给要限制时间,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2.3提前断奶并非明智之举
    部分猪场在控制腹泻的过程中,采用了提前给未感染仔猪断奶的方法, 来保护仔猪不受感染, 断奶的日龄甚至提前到了12 天 ,这样操作仔猪可能不会感染 ,但过早断奶破坏了仔猪的正常生理发育, 导致较大比例的僵猪出现,无形中的损失更大,10 日龄以上的猪 ,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 ,即使感染基本无损伤,很快就能恢复,母猪奶水是仔猪最好营养保障。
2.4盲目的提高温度
    提高猪舍大环境的温度是控制腹泻的有效方法, 温度保持在什么范围之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我场的体会是温度在26℃以上时,母猪不适应 ,出现频繁的拱水嘴现象,造成舍内湿度过大,母猪的食欲下降,临产母猪表现更为强烈,出现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 所以建议温度控制在 24℃~26℃为宜。
3 控制方案

3.1 完善场内的生物安全制度
    在本病高发期间,严格执行封锁隔离及消毒工作,不发病乃上上策。
3.2 返饲
    感染本病后,返饲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将 20 头左右病死仔猪的整个肠道剁碎,用温水(35℃左右)10升与剁碎的肠道混合均匀,拌入 40 千克饲料内,搅拌均匀,饲喂 150 头左右的临产母猪及妊娠舍猪群,病料充足的话,将所有临产猪及妊娠猪群全部饲喂, 连续饲喂 5~7日,如果病料不充足,可对临产猪和怀孕后期猪有限饲喂,注意病料要保持新鲜,如时间过长有发酵现象的绝不能饲喂。
3.3温度
    出现本病后,分娩舍 (母子同舍 )建议温度保持在24℃~26℃,温度和舍内的卫生要同步,也就是在此温度时,舍内无明显氨气味,空气状况良好,在分娩舍留养的断奶仔猪群保温灯下温度可保持在28℃。 另外电热板有利于仔猪的恢复, 无电热板的场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装。
3.4干燥
    在仔猪腹泻期间, 要保持舍内干燥 ,湿度大不利于病猪的恢复, 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天窗要通畅,因为潮气主要是向上排出的。
3.5 补液
    针对10 天内的仔猪可选用此方法补液,按照补液盐的说明用量,按比例用温水稀释,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奶粉,增加其奶香味,供仔猪饮用 ,第一次可灌服 ,以后自己便会喝了。
3.6 在母猪料内适当添加抗生素,以起到防止继发感染的目的。
3.7 每年的 9、10 月接种 tp 二联苗,在临产前30~35 天再接种一次 tp 苗及大肠杆菌六甲苗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3.8 在仔猪感染腹泻后 , 对猪群避免有过大的调整, 所采取的措施要适应猪的习惯,做到稳中求胜 ,有不足之处 ,请各位畜牧同仁们批评指正。

上一篇: 如何管理分娩舍饲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