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分娩舍饲
分娩是畜牧养殖中的重点阶段,此期间的舍饲管理是自繁自育养猪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笔者先将个人管理分娩舍饲的经验总结如下:
1母猪的饲喂程序
1.1 待产母猪当天不喂料,产前三天按3、2、1(千克)的顺序减料;
1.2 产仔当天不喂;
1.3 产后三天以每天 0.5 千克增料上增。 根据母猪情况每天以 0.5 千克增加,7天喂到3.5 千克左右 , 以后根据母猪体重与产仔数将喂料量增加到5~7 千克;
1.4 哺乳母猪产后 7 天至断奶的喂料量计算方法:3.5 千克+(产仔头数×0.25 千克)。 每天饲喂 2~3 顿,料槽不准剩料;
1.5 母猪带仔 7 头以下按照日喂 2 顿,饲喂量不超过4 千克。
2 仔猪的饲喂程序
三天补水 (加少量普利健补液盐),五天强制诱料,七天补料盘诱料(少喂勤添)。
3 母猪保健程序
3.1 产前饮水
用普利健0.25 袋、电解多维 5 克、3 千克水配合成母猪营养液,在料槽水让母猪饮用,减少应激、增强体能、恢复体能。具体的饮用方法: 母猪转入产仔舍当天饮用 2次;母猪产仔当天连饮4 次;产仔结束后在引用4 次。
3.2 产中注射
柴胡20 毫升、 鱼腥草 20 毫升、 泰能20 毫升,增强母猪抗病能力。3.3 产后注射比赛可灵20 毫升,加速母猪产后的恶露排出。
4 分娩舍工作要求
4.1 产房的目的获得最高的成活率( 95%以上),达到最大的断奶窝重, 最大的断奶体重 ( 9 千克),母猪的顺利产仔以及以后的再配种(断奶后5~7 天配种)
4.2 产房的任务
在现代大规模的养猪生产中,产房的生产管理是整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自然规律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饲养员对母猪和小猪的精心照顾,对母猪的顺利产仔、仔猪以后健康的生长以及以后的母猪再配种起着重要的作用。
4.3 产房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饲养员必须做到“三勤”(眼、腿、手)耐心地对待猪只,能敏感地发现猪的需要,才能很好地组织生产;但又不能过于呆板,以致忽视了个别猪的具体情况。 只有能迅速地发现猪的异常行为,才能及时地给予必要的处理。
4.4产房的环境
要有良好的通风, 减少产房里的气味和灰尘,防止湿度高。 猪只的反应和自己在房间里的感觉是环境是否适宜的标志;母猪应当表现安闲舒适, 小猪不会挤成一团或趴在母猪身上取暖。
5 分娩舍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主要包括: 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分娩监护、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及分娩舍消毒制度。
5.1 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
5.1.1 母猪临产前的准备工作:
分娩舍在进猪前要认真冲洗干净,并经过火碱消毒和薰蒸消毒; 临产母猪在种猪舍要彻底治愈皮肤病, 并且要冲洗干净消毒后方可进入分娩舍; 临产母猪要提前一周进入分娩舍,以降低应激的发生 ;当母猪有临产征兆时要做到“一洗一拖三准备”一洗: 即用 5%~10%来苏儿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给临产母猪乳房及后臀部擦洗干净;一拖:即用3%火碱溶液给临产母猪产栏拖擦消毒;三准备:A 准备接产用的器械:消毒好的剪子,打牙钳,止血钳,干燥的毛巾或接产布,扎脐用的手术线等;B 准备接产用的药物:包括催产素、碘酊、酒精、干燥剂以及预防仔猪下痢用的药物和消炎药等;C 准备好保温箱, 并检查保温灯是否会亮;
5.1.2 临产母猪的判断:
当预产期接近114 天, 母猪表现时站时卧,用嘴拱地,拱栏且频繁乔粪排尿,乳房八字叉开, 捏挤母猪最前边一对乳头能挤出乳白色乳汁,一般不超过 12 小时就要分娩; 如最后一对奶头能挤出乳白色乳汁一般不超过四小时母猪就要分娩;
5.2 分娩监护:
主要包括出生仔猪的护理、假死仔猪的处理、仔猪超前免疫及注意事项和难产的处理A 出生仔猪的护理 :仔猪出生后接生员应立即掏净仔猪口中的羊水并用用干燥消毒过的毛巾擦干仔猪全身的羊水;在距仔猪脐部约3~5 厘米处用消毒过的手术线结扎脐带, 扎脐带前最好把母体脐带方向内的血液向仔猪脐带方向捋几次; 结扎后剪断脐带,断端涂 3%碘酊 ;用剪牙钳给仔猪剪牙、断尾;剪牙要求剪后光滑平整;断尾要求断后留原长的三分之一, 断端涂碘酊消毒; 给新生仔猪灌服适量庆大霉素或诺氟沙星或蒽诺沙星等预防下痢的药物;给新生仔猪做猪瘟超前免疫, 并记录超免时间; 将处理上述程序后的新生仔猪放入保温箱内烘干,经过 1~1.5 小时后方可放乳B 假死仔猪的处理: 立即清除口鼻内的羊水,用一手托臀一手托肩作人工呼吸 ;将仔猪浸于40℃温水中,口和鼻露出水外,经 30分钟后可复活; 把末断脐带的假死仔猪母体方向的脐带血液往仔猪方向捋;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毫升/头; 用酒精滴入仔猪鼻孔,刺激仔猪呼吸;C 仔猪超前免疫及注意事项 :超前免疫适用于有猪瘟威胁的猪场;仔猪出生后,擦干净全身黏液后应随即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2 头份; 注射疫苗的针头应选用 7~9号针头做皮下或肌内注射;从冰箱中取出的冷冻疫苗必须要室温中放置约10 分钟使其与稀释液同温,方可进行稀释 ;稀释后的猪瘟疫苗使用一般不得超过三个小时,且夏秋等气温高于4℃的季节必须在冷藏箱中保存;疫苗注射后必须经过1~1.5 小时放乳最为合适;过早或过晚放乳均不宜。D 难产的处理:分娩开始就难产:母猪胎膜已破,羊水已见到排出,且母猪阵痛后有一个小时,怒责间隔时间延长,可判断为难产,应采取人工助产;经产母猪可注射催产素,半小时后仍不见效者应立即采取人工助产;中间难产:一般产仔时间间隔超过半小时且母猪有强烈怒责而始终未见仔猪产出,可采取人工助产;
5.3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A 保证仔猪吃足初乳 , 提高免疫力 ,减少发病率;
B 固定奶头 :原则是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边三对奶头,将强壮仔猪固定在后边的奶头上,具体做法是由人工辅助强化训练三次以上即可起到固定奶头的目的;
C 寄养与并窝 :寄养原则是 : 在吃足初乳以后进行,母猪产期要相近,一般不超过三天;要将日龄大的仔猪寄出;要寄入的母猪须泌乳量高,性情温顺,护仔性好;为防止寄母拒哺或咬死寄养仔猪,应在寄养仔猪的身上涂上些寄母的乳汁或尿液, 有特殊气味的消毒药亦可; 并窝原则是:尽量做到强壮的与强壮的并为一窝,弱的与弱的并为一窝, 且产期最好不要超过三天;生产中,在仔猪出生后 10 多天时,如果在不同的几窝中同时出现大小相同的弱仔猪时,为了提高出栏整齐度,此时可根据场情况找一头临近断奶,泌乳性能好,膘情适中的母猪,将其仔猪提前断奶,把这些弱仔猪寄养给这头母猪;
D 补铁与去势: 新生仔猪出生后 2~4天内必须用铁钴针剂给仔猪补铁; 仔猪在7~10 日龄时 ,应尽早对不做种用的公猪阉割;
E 补料与诱饲 : 仔猪出生后 7 天 ,应在栏位内放置仔猪补料槽, 并投喂优质新鲜的颗粒料;补料原则是:少喂勤添,保证新鲜无污染,每日补料次数不少于 6 次,防止补料槽成厕所;最初补料时,有部分仔猪不主动采食,具体做法是:人工往仔猪口中填塞颗粒饲料,让其咀嚼,通过反复2~3 次强化仔猪就会适应采食;
F 防寒:仔猪出生后第一周,就寝区临界温度应控制在32℃~35℃;仔猪用的保温箱最好用木头制成,有木头底板且干燥无贼风侵入;随着仔猪生长,仔猪就寝区温度可逐步降低,至断奶时应不低于25℃;仔猪保温箱内的保温灯应随着仔猪的日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高度; 做好以上几项措施可减少仔猪下痢等疾病的发生且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断奶重和断奶整齐度;
G 仔猪防压 :哺乳母猪限位栏及仔猪活动区应设置防压保护栏;仔猪生后第一天应实行人工放乳,即仔猪吃过初乳后,把所有的仔猪放入保温箱中, 每隔 1~2 小时放出吃奶一次;出生后一周内的仔猪,饲养员必须密切关注母猪起卧,以防母猪卧下时压死压伤仔猪;
上一篇: 仔猪成活率的提高办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