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制定猪场免疫程序
孙东永 河北省隆化县农牧局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及大地调动了农民养猪积极性,使我国养猪业发展迅猛。但由于个别养猪场(户)经验不足、饲养管理不到位、对猪的防疫注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一个适合于畜牧养殖场的切合实际的较为合理的猪疫病免疫程序等原因,使这些猪场(户)或多或少的出现不同程度的疫病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杜绝疫病发生,减少损失,增加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现就各阶段猪群疫病免疫程序分述如下,供养猪场(户)参考。
1 猪场免疫的目的和重点
猪群免疫的目的一是控制或净化猪场内危害重大的病源微生物(病毒、细菌、支原体等);二是产生或加强猪群对外界流行疾病的抗体。免疫的重点是多发性疾病和危害严重的疾病,但对未发生或危害较轻的疾病可酌情免疫,也不可忽视。
2 各类猪群的免疫程序
2. 1 生长育肥猪的免疫程序
2.1.1
1 日龄:猪瘟常发猪场应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 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2.1.2
3 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2.1.3
7~15 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蓝耳病弱毒苗。
2.1.4
20 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2.1.5
25~30 日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2.1.6
30 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2.1.7
30 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
2.1.8
35~40 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肉注射(在疫区首免后,隔 3~4 周再二免)。
2.1.9
60 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肉注射。
2.1.10
生长育肥期:肌肉注射两次口蹄疫疫苗。
2. 2 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2.2.1 配种前 1 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
2.2.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2.2.3 配种前 1 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蓝耳病疫苗。
2. 3 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2.3.1 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2.3.2 初产猪:肌肉注射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
2.3.3 头三年:每年 3~4 月份肌肉注射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
2.3.4 各年度:每年肌肉注射3~4 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2.3.5 产前 45 天、15 天:分别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病毒性腹泻二联苗。
2.3.6 产前 45 天:肌肉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2.3.7 产前 35 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2.3.8 产 前30 天: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疫苗。
2.3.9产前25天:肌肉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2.3.10 产前 16 天: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疫苗。
2. 4 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2.4.1 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3.4.2 每年 3~4 月份:肌肉注射1 次乙脑苗.
2.4.3各年度:每年肌肉注射2 次气喘病灭活菌苗。
2.4.4 每年肌肉注射 3~4 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2. 5 其他疾病的防疫
2.5.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6~8 周龄一次,2 周后再加免一次。
2.5.2 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仔猪:10 日龄首免,60 日龄二免或初生后 24小时首免,断奶后 2 周三免。
3使用疫苗应注意的问题
3.1同类型活苗或弱毒苗的疫苗,不可以同时接种。如猪瘟和蓝耳(活)、链球菌(活)和副嗜血(活) 活苗之间可能互相干扰,降低抗体的产生。
3.2 病猪、弱猪不接种。
3.3 病在潜伏期或隐性感染时,不要接种疫苗,特别是活苗。
3.4 非同类性的疫苗,可以同时免疫。
3.5 接种苗时,可以加一针转移因子,可提高抗体的产生,特别是紧急接种时。
3.6 不同的苗,保存的环境也不一样,应按说明书上要求来严格操作。
3.7 疫苗在配置后,最好 2 个小时内用完。尽量减少阳光照射。在存放疫苗的箱子里,放冰块或纸壳隔开。
上一篇: 奶牛口蹄疫免疫的疫苗使用和免疫反应处理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