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1 流行病学调查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可为寄生虫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了解当地地理环境、地形地势、河流与水源、降雨量及其季节分布、耕地性质及数量、土壤植被特性、动物种群及其分布等。
(2) 调查动物的数量、品种、性别、年龄、组成成分等,以及动物饲养方式、饲料来源及质量、水源及卫生状况、畜舍卫生、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
(3) 调查动物发病当时以及近期动物的营养状况、发病死亡的时间及数量、症状及病变、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
(4) 调查寄生虫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2 临床检查诊断
临床检查中,根据某些寄生虫病特有的临床症状,如脑包虫病的“回旋运动”、疥癣病的“剧痒、脱毛”、球虫病的“球虫性腹泻”等可基本确诊;对于某些外寄生虫病如皮蝇蚴病、各类虱病等可发现病原体,建立诊断;对于非典型症状病例,也能明确疾病的危害程度和主要表现,为下一步采用其他方法诊断提供依据。
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与其他疾病相似,多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大群动物的逐头检查。畜群过大可抽查其中的部分动物。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畜或怀疑某种寄生虫病时,随时采取相关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
3 寄生虫学剖检诊断
寄生虫学剖检是诊断寄生虫病可靠而常用的方法。通过剖检可以确定寄生虫种类和感染强度,朗确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程度,尤其适合于群体寄生虫病的诊断。剖检时可选用自然死亡的动物、急宰的患病动物或屠宰动物。
4 实验室病原检查诊断
实验室病原检查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寄生虫,采取的病料不同。其检查方法主要如下。
(1) 粪便检查包括粪便的虫体检查法、虫卵检查法、毛蚴孵化法、幼虫检查法等。因为许多种寄生虫的虫卵和卵囊都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 皮肤及其刮取物检查此法适于螨病的实验室诊断。
(3) 血液检查用于诊断血液寄生虫病。
(4) 尿液检查如猪冠尾线虫病的实验室虫卵检查。
(5) 生殖器官分泌物检查如毛滴虫病的诊断。
其他实验室病原检查方法还包括肛门周围擦拭物检查、痰液和鼻液检查以及淋巴穿刺物检查等。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动物接种,多用于上述方法不易检出病原体的某些原虫病。用采自患病动物病料对易感实验动物进行人工接种,待虫体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后再对实验动物进行虫体检查,如对伊氏锥虫病和弓形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可采用此法。
5 治疗性诊断
针对寄生虫病的可疑病畜,用对该寄生虫病的特效药物进行驱虫或治疗而进行诊断的方法。
(1) 驱虫诊断
用特效驱虫药对疑似动物进行驱虫,收集驱虫后 3d 内排出的粪便,肉眼观察粪便中的虫体,确定其种类和数量,以达到确诊目的。适用于绦虫病、线虫病等胃肠道寄生虫病。
(2) 治疗诊断
用特效抗寄生虫药对疑似病畜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来进行诊断。治疗效果以死亡停止、症状缓解、全身状态好转以至于痊愈等表现来评定。多用于原虫病、螨病以及组织器官内蠕虫病的诊断。
6 免疫学诊断
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免疫印迹法、免疫层析技术等。
7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即基因和核酸诊断技术。主要包括DNA 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技术。
上一篇: 肉类安全问题和应对策略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