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畜禽疫病的“硬环境”防控

畜禽疫病的“硬环境”防控

孔令富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王智红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中枢镇兽医站 林明星 杨玉艾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任何一个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传染病发生的“三要素”是硬环境。硬环境的处理简单,只需要每个疫病的防控策略执行就行下面就“硬环境”的问题进行阐述。

1 传染源
    发病动物、隐性感染动物、非典型症状动物立刻隔离,这一点很关键(这一点和后面的疫病监测体系对应)。粪便、垫草、垃圾、污物每天清理后运往远离猪舍的下风处堆积发酵,对病、死猪要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2.传播途径
    针对传播途径的防控措施,归根结底就是生物安全。

2.1 养殖场的设计与控制 
    养殖场的场址选择是疫病防控的关键因素之一,场址应该选择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及其它畜牧场和屠宰场 3km以上,远离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背风、地势高燥、植被良好,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排污设施方便。养殖场的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和生产区独立,配套设施完善。

2.2 人员流动的控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员是畜禽疫病传播中最危险、最常见、也最难以防范的传播媒介。减少人员进出,降低病原传入概率。

(1)管理人员 
    进入生产区,应淋浴后更换衣鞋,进入或离开每一栋畜禽舍须踏脚消毒,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内工作人员交叉走动现象。
(2)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禁止对外出诊,外出后必须隔离3d 以上才能进入养殖场。在场内各单元间互动时应该遵循:从健康群到发病群,从日龄小的畜群到日龄大的畜群,从清洁区至污染区的顺序。
(3)饲养员 
    原则上不允许外出,特殊情况外出后必须隔离2d以上才能进场,在场内必须穿上干净工作服,不互相串舍。
(4)外来人员 
    畜禽养殖场尽量避免外来人员参观,禁止疫区人员参观,经批准允许进入的人员必须消毒后进入专用通道。如进入生产区,必须淋浴、换衣裤才能进入。如果无法淋浴的,须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鞋和衣帽。要对来场参观人员的姓名及来历等内容登记,保存一段时间。

2.3 物品流动 

    对相关车辆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入场,防止无关车辆进入养殖场所。入场的器具和设备必须彻底清洗和消毒之后方可进入畜禽舍。喂料器和养殖场工作服具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定期对饮水进行病原、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对饲料进行细菌、霉菌和有害物质的检测。垫料、粪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从场外带入未经煮熟的偶肉类及其制品。

2.4 环境的控制

(1) 控制有害生物 
    养殖场做好杀虫、灭鼠和防鸟工作。严禁饲养其它畜禽,避免狗、猫、禽鸟等进入场内。
(2) 严格消毒措施 
    定期对舍内外打扫、清洁、清洗和消毒,使其符合畜禽生长的卫生要求,畜禽转出后,及时清除和冲洗粪便、尿液、垫草、饲料,选择敏感消毒药处理后干燥,重复一周。在疫区实行集中消毒制度化、消毒程序和操作方法规范化、药品选用科学化。
(3) 控温和通风设施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保温除湿工作。应确保提供不同年龄畜禽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环境条件,避免对畜禽产生应激。

3.易感动物

3.1 严格引种检疫 
    引种时必须进行严格检疫,证实健康后方能引种。在引种上一定要走正规渠道,到正规生产厂家引种,禁止从疫区引种,索要种畜禽合格证和检疫证明,种畜禽到达养殖场后必须隔离饲养 2 个月,确诊健康无疫病后方可入群。

3.2 科学规范的免疫接种 
    根据本场、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免疫程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疫苗接种。当受到疫病威胁时,对假定健康的畜禽紧急免疫接种。疫苗必须是正规厂商生产的保质期内的疫苗,接种时必须严格消毒、及时更换针头。更换或新增设的疫苗先做小群试验。对注射后的针头、注射器、疫苗空瓶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3 疫病监测和试行净化 
    定期进行畜禽健康状况检查和免疫状态监测,定期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监测,排除所有潜在的危害因素,及时淘汰病原阳性畜禽和无治疗价值的畜禽。

3.4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尽量减少引进动物的次数,禁止短时间内从多个地方引种,避免同时将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也引入场内的可能。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降低不同批次动物间疫病传播的风险。

上一篇: 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