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对猪肠道生理功能的调节
猪肠道内分布着大量的正常菌群,猪源乳酸菌作为优势菌群,在调节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乳酸菌的众多种类中,与动物关系最密切的是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益生菌在猪肠道中不但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能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抑制肠道内潜在致病菌的繁殖和侵袭,使动物机体维持健康的微生态平衡。
1 益生菌对肠道消化吸收的影响
猪肠道内的大量细菌在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降低了宿主营养物质利用率,并造成一定的能源损失。有害菌的隐性感染可有效降低能量利用,降低猪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而益生菌作为优势菌群,能最大程度减少有害菌负荷;同时,体内新陈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全来自饲料,其中有 1%~20%不等的赖氨酸源自微生物;益生菌对猪肠道微生物吸收与分泌活动也有影响,Kim 等选定 PSC101 乳酸菌为益生菌候选菌,该菌具有较强的耐酸,耐胆汁盐特性,并能分泌活性消化酶,如淀粉酶脂肪酶、植酸酶和蛋白酶等促进动物的生长。Vrieze 等指出,肠道菌群作为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宿主营养物质利用。益生菌的应用,被看作是使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最大化的一种途径。
2 益生菌对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肠道菌群对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的免疫遗传学作用,可从无菌动物肠道免疫系统的不成熟性表现出来。无菌动物的肠道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抗体浓度低。当无菌动物与完整的肠道菌群接触时,这些免疫参数才转为正常。显然,细菌可以促进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对保护动物的免疫力极为重要。曹希亮给刚出生的仔猪饲喂两株益生菌,饲喂试验结果显示,益生菌对仔猪 T 细胞和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影响。由此可知,肠道菌群结构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兽医研究发现,乳酸菌能抵制致病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膜的破坏,从而有效的保护动物的肠道健康。这可能与杯状细胞黏液的分泌和细胞紧密连接的维持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可以通过削弱细胞紧密连接,加强病原体迁移出胞外和激活炎症或局部炎症反应来缓解病原体对胃肠的侵袭。反之,益生菌也可通过诱导肠细胞和炎症部位的免疫细胞产生抗炎细胞因子,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3 益生菌对其他细菌的作用
肠道菌群在机体内维持复杂的微生态平衡,各种细菌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同生理环境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就会抑制其他细菌。益生菌黏附于宿主肠黏膜上皮细胞,在其表面形成有一定规律的菌膜,进而构成屏障结构。该屏障结构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和过度生长,从而有效抑制致病菌对机体的侵袭和损害。研究最多的益生菌是乳酸菌属,它们的发酵代谢物导致肠道内 pH 下降,有利于乳酸菌对宿主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而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潜在致病菌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上一篇: 益生菌的畜牧研究概述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