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肚脐疝手术复发的改进技术
猪肚脐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从自然形成闭合不全孔道脱出到皮下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它由疝孔、疝囊和疝内容物构成。危害性:因仔猪生长速度快、食量大,由于重力原因,如果不做手术或手术不成功,肠管脱出疝孔积于腹下,轻则影响猪采食量生长缓慢,重则疝囊破裂肠管脱出导致死亡,影响养殖效益。
脐疝由疝孔大小分两型:有Ⅰ型和Ⅱ型。Ⅰ型疝孔较小疝内容物多为腹水、肠系膜。Ⅱ型疝孔较大疝内容物多为肠管。
Ⅰ型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好做由于疝孔小只做一针缝合,手术成功率高。Ⅱ型手术在临床上较为复杂由于疝孔较大,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肠管再次脱出的病例较多,复发率高,所以就Ⅱ型手术我做了以下改进,手术成功率较高没有复发率与同行共勉。Ⅱ型脐疝手术案例:用常规地西泮针耳静脉麻醉,仰卧保定,术部严格消毒,切开疝囊,注意公猪疝囊在尿道口部,此处皮肤较松弛,必须把阴茎部向后分离充分暴露疝孔,用药棉由疝孔塞入腹内,防止肠管脱出影响手术,充分剪除增生结缔组织,压迫止血后用双股丝状缝线做纽扣状缝合,充分拉紧缝线视疝孔大小,一般做 2~3 个纽扣状缝合就能充分关闭疝孔,在缝合最后一针时一定要把药棉取出。创口撒头孢粉一支。
皮肤缝合:剪除多余皮肤,使皮肤缝合时形成张力,做到保护疝孔内部肌肉缝线拉力作用。防止肌肉缝线拉坏致手术失败。皮肤做纽扣状连续缝合。阴茎部皮肤做连续缝合使阴茎部游离。术毕告畜主患畜单独饲养防止其他猪的攻击,7 天内不要把猪喂饱。抗菌消炎针连用 7 天,通过以上手术改进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小结:仔猪疝气手术复发多发生于公猪,因公猪包皮皮肤松弛以前手术不改变阴茎位置,由于皮肤没有张力不能充分保护疝口缝线,致疝口破裂,后来经过几年的经验总结通过改变阴茎位置,致疝部皮肤能充分缝合增加了张力,保护了疝孔内缝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上一篇: 阿莫西林仪器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