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葡萄球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原理

猪葡萄球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原理

张乐宜 内蒙古农业大学

    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属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成员。最早被 Sompolinsky描述为猪微球菌(Micrococcushyicus),现已被Baird-Parker确定为一种葡萄球菌。Devriese等将猪S.hyicus分成S.hyicus subsp.hyicus和非致病性的S.hyicus subso.chromogenes。随后,S.hyicus subsp.chromogenes被Hajek等列为产色素葡萄球菌(S.chromogenes)种,从分类上将S.hyicus正确地确定为导致EE的病原。

    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其次为断奶仔猪。大猪偶有发生,但数量较少,一般是在一些诱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该病,如患其他疾病而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饲养管理条件不良,环境污染严重,疥螨感染严重和病猪长时间同圈饲养等。

    在免疫力低下的猪群中常常发生该病,猪群一旦感染该病菌,常常在以后的猪群中连续感染。据统计,在被感染猪群中的小猪死亡率可达70%左右。当猪群发生该病后通常可持续2-3个月,若引进免疫力低下的母猪在经感染后的猪舍或接触病猪时,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反复发生。该病的发生起初往往从哺乳仔猪开始,这是因为将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仔猪和免疫力较好的带菌仔猪混养所导致的,继而引起该病在整个畜牧养殖场中发生大规模的爆发。

    S.hyicus 经常可从健康猪鼻黏膜、结膜、耳朵或鼻孔以及母猪的阴道中分离到。从母猪的阴道中分离到的 S.hyicus 和从它们幼仔皮肤上分离到的 S.hyicus 菌株无法区别,这表明猪渗出性皮炎可以通过产道传播。

    猪渗出性皮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夏秋季节。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猪群中猪体的皮肤、耳朵等处是该病菌常在的栖息地,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病猪虽然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但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空气、尘埃、污水及土壤等都有存在,同时也是猪体表面的常在菌。经常可从健康猪的鼻粘膜、结膜、耳朵或鼻、口部皮肤以及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阴道中分离到各种葡萄球菌。分离到的这些菌种通常是不无致病性,但是当一些诱因存在的情况下,例如皮肤、粘膜有损伤,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经汗腺、毛囊和受损的部位而侵入皮肤,从而引起毛囊炎、粉刺、疖、痈、蜂窝织炎、渗出性坏死性皮炎和脓肿等。

上一篇: 猪渗出性皮炎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