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猪渗出性皮炎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猪渗出性皮炎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张乐宜 内蒙古农业大学

    猪葡萄球菌引起的渗出性皮炎因其临床症状而被认识已 160 多年。所有主要养猪国家都报道了 EE,并在某些地区发病率不断增高。这种增高反映了畜牧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早期断奶,动物密度增加等变化。很多养猪业较发达的国家均已对本国的渗出性皮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展开关于猪葡萄球菌的快速诊断、致病机理及防制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前对该属的鉴定和分类只局限于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以及生化试验进行分类和鉴定。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不同物种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对物种进行正确的鉴定和分类。目前国外关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 16S rRNA 的 PCR 检测,Gap基因的 PCR 检查及脱落毒素基因的 PCR 检测。16S-23S rRNA 及 16S rRNA 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鉴定物种的方法。16S rRNA 和 PCR-RFLP 对葡萄球菌属进行鉴定已有报道。

    Forsman 等应用 16S-23S rRNA 成功将引起牛乳腺炎的葡萄球菌与链球菌进行了区分;Takahashi 等应用 16S rRNA 对葡萄球菌进行了种属分类,将 38 个种属的葡萄球菌分为12个分类簇;Bentley等通过分析16个种属的葡萄球菌的16S rRNA的序列,发现了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区域,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条补充性的寡核苷酸探针,成功将 18 种葡萄球菌进行了种属分类。16S rRNA 基因序列的分析已经越来越多被用作葡萄球菌进化和分类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它的缺陷性,这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往往与多相分类学的分类结果不一致,一些相关性比较近的葡萄球菌往往很难被区分开来。新的检测方法急待建立,Gap 基因调控一个位于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 42-KDa 的转铁蛋白(Tpn),Tnp 是新出现的与细胞壁相关的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有关的蛋白质。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在催化 D-glyceraldeyde-3-phosphate 转化为二磷酸甘油酸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ap 在这个过程中被想象成一个管家基因。

    目前许多研究者已开始采用 Gap 基因作为鉴别诊断葡萄球菌属的一种方法,有研究结果发现 Gap 基因的部分序列可以作为分子水平上的葡萄球菌属分类鉴定工具,它可以减少误判的可能性。通过对比可以看出,Gap 基因在葡萄球菌的鉴定和分类学上的准确性等特点要优于利用 16s rRNA。Ghebremedhin B 等应用不同的基因检测方法开展了对葡萄球菌属的遗传分类和区别,他们利用 Gap 基因在临床分离到了 27株葡萄球菌,通过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各个亚种之间的同源性为 24.3~96%,而其他几个基因各个亚种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 16S rRNA(97%)、rpoB(86%)、hsp60 (82%)、sodA (78%)。

    研究结果显示,以 Gap 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葡萄球菌属多相分析的一个分子工具可有效降低葡萄球菌属分类过程中的错误识别现象。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的产生是S.hyicus毒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对脱落毒素进行调查研究也显得至关重要,脱落毒素的检测是阐明猪渗出性皮炎流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外在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的检测方面也开展了较多研究,AndresenLO等通过多重PCR对编码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的基因进行了检测,针对四种不同的表皮脱落毒素ExhA,ExhB,ExhC and ExhD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自患猪渗出性皮炎的猪只的314株猪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显示,ExhA、ExhB、ExhC and ExhD的检出率分别为20%、33%、18%和22%。同时,他们通过多重PCR方法对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筛选出含有毒素基因的菌株来制备灭活疫苗来预防和治疗猪渗出性皮炎。

    目前,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在国内已有较多报道。邓朝阳,甘海霞等于 2001年报道了广西某猪场发生的渗出性皮炎的流行状况及治疗情况,殷凤斌,米瑞娟等在 2002 年报道了发生在东北的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鉴定,睢艳平,徐镔蕊等在 2006年报道该病在北京的发病情况,段晓军等2009 年报道在河北省永清县某猪场发生了猪渗出性皮炎,段玉鹏等2010 年报道宁夏海原县某猪场出现仔猪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以上研究报道显示该病已在我国猪群中广泛存在,已成为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但由于该病未被列入重大传染病目录,其危害长期以来被忽视,因此相关研究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国内对猪渗出性皮炎的报道只限于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抗生素治疗,而对该病的病原学、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国内目前尚无葡萄球菌属的鉴定方法及猪葡萄球菌表皮脱落毒素的检测方法的报道,所以对猪渗出性皮炎的流行情况调查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估方法。

    张曦等人分离了多株菌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生化反应,16S rRNA 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建立了细菌及其毒素感染的裸鼠模型;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猪葡萄球菌部分毒素基因的表达,研究了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部分分离菌株正在进行快速诊断方法和疫苗的研究。国内开展此方面研究的还有郑世军课题组,他们发现松鼠葡萄球菌是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新病原,该病原菌携带 ExhC 和四种耐药基因,明确了该毒素的活性区域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理并获得中和该毒素的高亲合力单抗。

上一篇: 家禽精饲料中原粮所占的比重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