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短期内我国蛋鸡规模化水平发展趋势
陈宁玲 西南大学
1. 蛋鸡生产模式
我国20世纪50一60年代主要是散养鸡;70一80年代中主要是国营、集体_工厂化养鸡,一般在10一50万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主要是公司加专业户养鸡到基地农户养鸡,一般饲养规模在2000只到1万只的规模。目前,我国蛋鸡饲养模式包括农户散养(庭院养殖)、农村专业户(适度规模)饲养和规模化养殖场(规模集约化)饲养三类,总体结构呈现为“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1998年一2006年期间,全国存栏500只以上蛋鸡的鸡场近80万个,年生产鸡蛋500一700万吨左右,:全国禽蛋生产总量的41一57%。其中,存栏500一1999只蛋鸡的小型鸡场最多,占蛋鸡场总数的70一S5%,年生产鸡蛋500一700万吨,占规模化鸡场产蛋总量的40一50%;存栏2000一49999只蛋鸡的中小型蛋鸡场所占比重为15一25%,年生产鸡蛋500万吨左右,占产蛋总量的30一40%,其他存栏5万只蛋鸡以上的大型蛋鸡场到2006年不到700个,生产的鸡蛋70万吨左右,占产蛋总量的4%。2007年我国蛋鸡散养户为291.36万户,散养蛋鸡存栏总数为6.92亿只,散养鸡蛋产量为616.79万t,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8.28%、25.3%和23.4%。
2 蛋鸡繁育体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国内培育优良品种和从发达国家进口祖代相结合的良种供应模式。日前,我国祖代蛋鸡存栏数量已经超过50万套,进口存栏数和国产存栏数分别为2S万套和25万套左右。其中,引进品种中的海兰、罗曼、特佳、依莎系、尼克系和保万斯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4.20/0、13.90/0、10%、4.5%、2.5%和1.8%,国内自繁自育的品种主要有京自939、农大3号和京红、京粉等。国内父母代蛋鸡存栏1600一1800万套,在产的父母代蛋鸡种鸡场共约1250个。其中“存栏3万套以上”父母代种鸡场约80个,全国存栏量的35%:“存栏1一3万套”的种鸡场约270个,全国存栏量的32%;“存栏1万套以下”的种鸡场约890个,全国存栏量的33%。国内商品代蛋鸡存栏人约15亿只,其中产蛋鸡饲养量12亿只左右,良种率达90%以上。
3. 国内外蛋鸡生产性能比较
目前,我国12亿存栏产蛋鸡中,80%以上集中在农村,全国蛋鸡养殖场(户)平均饲养规模为82.5只,国外蛋鸡品种占领了60%一70%的国内市场。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为例)蛋鸡产业78%的生产能力来自于l0/0的生产企业,我国生产的鸡蛋60%左右来白于1万只以卜的小型蛋鸡养殖场。我国蛋鸡普遍饲养周期65一72周龄,年产蛋250个左右,产蛋量为15一16kg/只,平均料蛋比为2.5:1一2.8:1,死淘率大于25%;世界蛋鸡产蛋期延长至80一84周龄,产蛋数300个以上,产蛋量为17一18kg,饲料利用率为2.2:l一2.3:1,死淘率低于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蛋鸡生产性能比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趋势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比重已从1999年的47.45%升至2008年的79.9%,年均提高近3.3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一2010年)》的发展目标。吕广宙等指出,小规模不利于鸡蛋价格的稳定,不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技术创新,不利于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他土张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发展以中等规模为土,大规模、中规模和小规模并存的复合型蛋鸡产业组织结构,这与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宁教授的观点一致。杨宁认为,20年或30年以后,我国蛋鸡散养农户仍会存在,但其适宜饲养规模在2000一5000只,新建鸡舍饲养规模在50。。一20000只左右。众多学者和蛋鸡行业专家一致表明,未来我国蛋鸡业仍会继续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逐步摆脱“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模式。基于现有材料我们预计,2010年一2015年期间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85%,年均增加近0.7个百分点。
上一篇: 未来中短期内我国畜牧业规模化水平发展趋势预测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