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立即打开
行业新闻
首页>行业新闻>育成鸡的正确饲养及管理方法

育成鸡的正确饲养及管理方法

刘财 黑龙江省克山县河南乡政府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

    鸡的育成期是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间,一般为7周龄到20周龄,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育成鸡的高存活率和体格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体重和性成熟,培养出合格的鸡群,因此育成期的好坏对生产性能有巨大的影响,更是直接影响到了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饲养

    根据育成期鸡的生长特点,其营养要求与雏鸡是有较大区别的,必须重视饲料日粮的配合,日粮中粗细蛋白的含量应适当降低,可从 16%降至 14%左右,钙鳞比例为 2∶3,硒、锌的含量要合适,18 周龄以后要逐步换成蛋前料或产蛋鸡料。

    为使育成鸡适时开产,不引起过肥和早熟,应降低其脂肪的沉积,而且为后期控制体重。因此,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含钙不宜过多。一般要求 7~14周龄日粮中粗蛋白 16%;14~20 周龄粗蛋白 12%~14%;代谢能和脂肪的含量也不可太高,粗纤维的含量一般不低于 5%,可适当加大麸皮或谷类饲料的喂量,增加青、粗饲料,特别要注意补充赖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保证骨骼发育,钙磷比例要求合理,一般为 0.4∶0.5~0.2。

    每天固定时间喂饲 3~4 次,每次间隔 4 小时。这种喂法适宜用湿料或掺有青绿饲料。但每天下午 2点前必须吃净饲料,防止酸败,每天要刷洗饲槽。将干粉料投在料桶或饲槽中,任鸡自由采食。这种喂法采食均匀,鸡群整齐度好。

    育成鸡有食欲旺盛、食量大的特点,若敞开饱食饲喂,常导致鸡超重和过肥,尤以褐壳蛋鸡更明显。根据标准体重限制饲喂,防止鸡过肥,使其整齐度佳,体重适宜,在适合的日龄开产;同时还能节省饲料。限制饲喂要对鸡群体重进行监测,定期称重。若鸡群平均没有超重现象,满周龄体重符合品种标准,就不一定需要限制饲喂,常用的限制饲喂的方法有限时、限量、限质等多种方法,蛋用型鸡多从 9 周龄开始限饲。另外,限制饲养应注意定期称测体重,掌握好饲料的给量。限饲开始时,要随机抽样 30~50 只称重并编号,1~2 星期称重 1 次,与标准对照差异不超过 10%为正常。如果平均体重偏高,应再减少饲喂量,偏低则应增加饲喂量。限饲时必须备足饲槽,而且摆布合理,以保证每只鸡都有采食位置,防止饥饱不均,发育不齐。限饲前实行断喙,以防啄伤。限饲过程中,如果鸡群发病,接种疫苗或转群等,可暂时停止限饲,待消除影响后再进行限饲。

2 管理

    雏鸡达到 4~6 周龄以后,新羽基本长出,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要逐步停止给温。一般早春育雏可在6 周龄左右离温,晚春、初夏育雏 3~4 周龄即可离温。具体离温时间,各地应根据育雏季节、雏群体质状况及外界气温等灵活掌握。离温要有个过渡期,不能突然停止给温。应逐渐减少每天给温次数,最后达到完全脱温,一般过渡期为 1 星期左右。离温期间饲养人员夜间要注意观察鸡群,防止挤堆压死,保证离温安全。随着离温要训练鸡上栖架,上栖架不但有利于健康,而且可以防止其在地面挤堆造成伤亡。栖架可用木棍或木条制作,一般蛋用型育成鸡每只应有 10~15厘米的位置。鸡有蹬高栖息的习性,所以训练上栖架并不困难,只要最初几天晚上,将少量在地面栖息的鸡人工抓到栖架上即可。

    为了防止疾病发生,除按期接种各种疫苗外,还要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按时清扫雏舍、更换垫料、通风换气、疏散密度、严守消毒制度等。在此阶段,特别是开产前,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加快,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很敏感。为了防止应激反应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在日常管理上应尽量减少干扰,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噪音。不要经常变动饲料配方和作息时间表,捉鸡不可粗暴,断喙、接种疫苗、驱虫等要谨慎安排,最好不转群,在同舍内育成。为了使鸡群整齐一致,保证鸡群安全,必须注意及时淘汰病弱鸡。除平时淘汰外,在育成期要集中进行 2 次挑选和淘汰。第1 次在 8 周龄前后,选留发育快的,淘汰发育不全、过于弱小或有残疾的鸡。第 2 次在 20 周龄前后,挑选外貌结构良好的,淘汰不符合品种特征、断喙过短及过于消瘦的个体。

    正常育成鸡是以 20 周龄作为增加光照的起点,每星期增加 0.5 小时,直到 16 小时再保持恒定。光照也应看鸡施光,增加光照的具体时间应根据育成鸡的体重决定。体重普遍不够标准,应延缓增加光照的时间,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及能量水平,促使鸡只接近标准体重再加光照。

    如体重普遍达标,虽不到 20 周龄也可加光照,光照提前或错后不会影响产蛋水平。在鸡群开产前,必须准备好产蛋箱,否则会造成窝外蛋增多;而且鸡有固定地点产蛋的习惯,以后即使添置了产蛋箱,窝外产蛋的鸡也不易在短时间内改变过来。因此,在开产前一定要把产蛋箱放入舍内,不要迟于 20 周龄。

上一篇: 发酵床养猪的猪舍设计、垫料制做与管理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

©2017 牧通人才网   |   赣ICP备08000932号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