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牧通人才网APP
轻轻松松找工作
李迎春 黑龙江省甘南县甘南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畜牧站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 28 日龄的小鹅,此时雏鹅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并且抗病力差。所以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及其成活率,继而影响中鹅和种鹅的生产性能。如果不能正确的饲养和管理雏鹅,必将对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
1 育雏舍的准备
新建鹅舍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水电方便的场地,要有充足的水源和放牧场地。建设鹅舍时可根据饲养的数量和周期进行设计,小规模、短期饲养的可以搭建塑料大棚,大规模长期饲养要建设简易适用的砖瓦房,不需要投入太大。已建鹅舍,要做好清圈、消毒工作。育雏前 2~8 天,育雏室应进行彻底消毒。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熏蒸后关闭门窗 24 小时,然后敞开门窗,排净余下气体,并且吹干室内。饲养用具用 2%~4%苛性钠清洗、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育雏室门口最好设有消毒池。另外,规模饲养可考虑用干撒式发酵床进行育雏。因为小鹅的粪便少,所以应将发酵床提前启动,进雏前 1 天试温,以保证达到所需要的温度。
2 雏鹅的选择
用于育肥的品种应选择莱茵鹅和本地鹅的杂交品种,这种鹅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体型大的优势。健康的雏鹅健壮活泼,眼睛灵活有神,个体大,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好,无脐钉和损伤。简单测试方法是用手抓雏鹅,挣扎有力并且有弹性,将雏鹅做仰翻放置,很快能翻身起来即为好品种。
3 运输
运输车要密闭良好,而且是专用车,运距及时间不宜过远或过长,用具最好采用竹编筐,运送前器具垫草都要进行消毒。注意温度调节,防止挤压。
4 保温防湿
雏鹅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保温至关重要,温度要保持在 20~30℃最好,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0%。人为控制温度和湿度相对麻烦,此时使用发酵床就方便许多,发酵表层温度各季均可保持在约 20℃,湿度也正适合饲养小鹅。
5 密度与分群
每平方米饲养 1 周龄雏鹅 16~20 只,2 周龄雏鹅14~16 只,3 周龄雏鹅 10~13 只,4 周龄雏鹅 8~9 只,用发酵床饲养要适当调低密度(0.5~1.0 只)。根据雏鹅的大小、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一般每群 80~100 只,对弱群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整齐度。3 周龄后可并群饲养,每群 300~400 只雏鹅。
6 光照时间与强度
1 周龄 24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5 瓦灯泡,灯泡高度离地面 2 米;2 周龄 18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3 瓦灯泡;3 周龄 16 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 2 瓦灯泡;4 周龄起自然光照,为便于管理,夜间可弱光照明(每平方米 0.3 瓦灯泡)。
7 饮水与开食
雏鹅出壳 24~36 小时开食,一般采用半生熟的米饭或浸泡的碎米。科学的养鹅方法应改用全价配合日粮饲喂雏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颗粒饲料(直径为 2.5 毫米),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增重效果,而且饲料价格低于大米的价格。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补饲精料,增加优质青饲料的用量,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出壳后由于运输或环境的变化,最好在 1~3 日龄雏鹅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 (每千克水中加入 1 克),或配成 0.1%高锰酸钾溶液让其饮用。雏鹅的饮水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使用水盆、水盘,但不宜过大,盘中的水深度不超过 1 厘米,以雏鹅绒毛不沾湿为原则。雏鹅开始时不会饮水,可以进行人工调教,对个别鹅可将其喙按入水中进行饮水 1~2 次后,便可使其学会饮水。
8 饲喂次数和方法
育雏阶段应根据少喂勤添的原则。1 周龄内,一般每天喂料 6~9 次,约每 3 小时喂料 1 次;从第 2 周龄开始,雏鹅的体力有所增强,1 次采食量增大,可减少到每天喂料 5~6 次,其中夜间喂 2 次。喂料时可以把精料和青料分开,先喂精料后喂青料,以防止雏鹅专挑青料吃,而少吃精料,不能满足雏鹅的营养需要。随着雏鹅放牧能力的加强,可减少适饲次数。
9 防御敌害
育雏初期,雏鹅无防御和逃避敌害的能力。鼠害是雏鹅最危险的敌害,因此对育雏室的墙角、门窗要仔细检查,堵塞鼠洞。农村还要防御黄鼠狼、猫、狗、蛇等,夜间应加倍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卫措施。
上一篇: 我国畜牧肉类产品的生产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