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与杜洛克母猪繁殖力的差异
孙敬礼 石河子大学
畜牧人才研究发现猪的繁殖力,首先是遗传因素决定了它本身的繁殖能力;其次是人类掌握和利用其繁殖规律,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繁殖力。养猪生产中,猪的繁殖力高低直接影响养猪生产水平,特别是母猪的繁殖力,关系到养猪生长的经济效益,它越来越受到养猪生产的重视。由于猪排卵及繁殖性状是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遗传力很低,因此很难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取得进一步提高。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育种选择中具有常规育种技术所小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目前影响猪排卵及繁殖性状的分子机理还不够系统、全面,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育种选择中的应用。
梅山和杜洛克猪是繁殖力性状差异很大的两个猪种。梅山猪属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太湖猪的一种,具有繁殖力高特点,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15一16头,是世界著名的高产猪种。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是最优良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存栏数也很大,但其产仔数却很低,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仅为9一10头。
控制产仔数的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从排卵前到分娩,每个环节对高产仔都有影响。国内外研究者从激素、细胞因子、营养、管理、环境等方而对中外猪种繁殖力差异形成的原因与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发现引卜卵数多是我国太湖猪高产的基础。中外猪种发情母猪的排卵数有很大的差异,中国高繁殖力猪种排卵数比国外猪种要多很多。
上一篇: 猪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