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调控降低猪粪便中氮、磷的排放
孙俊伟 河南农业大学
降低猪粪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处理末端,即猪场污水处理,但是污水处理是治标不治本的被动措施,大大加大了养殖成本。控制氮磷的排放还是要追根溯源,归结到猪排放更少的氮磷上来,如,育种,营养调控等。营养调控是见效最快,切实可行的方法。
猪低蛋白日粮是指将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 2-4%,同时满足猪日粮中氨基酸的种类、比例和数量的需要,并且不降低猪生产性能的日粮。从动物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营养。在正常的饲养管理下,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饼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满足猪的氨基酸需要,能够保证猪的最敬爱生长性能。生产中使用低蛋白日粮,可以保持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前提下避免蛋白质原料的浪费,降低氮的排放量。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 配制符合猪营养需要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 对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型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无论在仔猪阶段还是在生长猪阶段,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均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并可降低粪氮的排放量。
已有的畜牧研究表明,日粮蛋白质的含量每降低 1 个百分点,猪粪尿排泄量可减少 5%,饮水量减少 3%,氮排放量减少 10%。从目前技术层面看来,将生长肥育猪日粮蛋白水平在NRC或《猪饲养标准(2004)》的基础上降低 3%,猪粪尿排泄量可减少 12%-15%,饮水量减少 10%,氮排放量减少 25-30%。另外,营养调控增强也可以猪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日粮蛋白水平过高导致的小猪腹泻、大猪结肠炎、喘气病等营养性疾病都会严重影响猪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由于低蛋白日粮不仅具有缓解营养性疾病、增强抗病力等作用,而且还具有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降低氮污染等优势,这与国内外关于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报道一致。
上一篇: 饲用银杏提取物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