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银杏提取物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唐胜球 梁桂桃 董小英 韶关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银杏为特有树种,其资源以我国最为丰富,拥有量居世界首位。因此,我国开发饲用 EGb应用于畜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且有利于森林综合效益的提高与饲料资源的拓展。经研究证实,饲用 EGb含有内酯类、黄酮类与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为一种全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机体抗氧化与免疫力,并能改善胴体组成和肌肉品质等作用。
但与此同时,EGb中烷基酚类化合物,如银杏酚、白果酚以及银杏酸等可致接触性过敏和中毒,抑制神经系统和多种重要的酶系统,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癌与致诱变作用。为此,常采用树脂法与萃取法等工艺进行银杏酸脱除,可降低 EGb中的毒副成分,以保障其应用安全性。
因此,在开发 EGb用作新型饲料添加剂的过程中,应尽量改善其提取工艺,最大限度地去除有毒有害成分,以降低其毒副作用。此外,目前 EGb的生产成本大致为 450~550元/kg。故在养殖业中应用 EGb,须适时适量添加,全面加以综合考虑,方可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相关技术的日趋完善,饲用 EGb已逐渐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且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EGb在国内肉鸭养殖业中也有少量应用。研究报道,饲粮中应用 EGb能显著提高肉鸭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母鸭分别提高 6.00%、5.85%、6.60%;公鸭分别提高 4.89%、3.38%、4.15%);在母鸭饲粮中添加 EGb,还能极显著降低其肝脂率,显著提高皮脂率与肝脏指数;而就公鸭而言,饲喂含 EGb的饲粮,各试验组腹脂率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试验还发现,EGb具有降低肉鸭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与 TCHO含量,以及降低鸭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脏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功能。上述研究提示,EGb可显著改善肉鸭的胴体性能,降低肉鸭的血脂水平,调节脂质代谢。
在 EGb影响高脂喂养诱发鹌鹑高脂血症的研究中,魏建明等发现 EGb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与 LDL水平,还可使肝重量系数明显减轻,脂肪空泡数明显减少。该结果提示,EGb在防治鹌鹑高脂血症和肝脂肪变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功能。
上一篇: 银杏提取物在鸡养殖中的应用
下一篇: "以养为主"成气候 ——广西钦州渔业养殖跨越发展纪实